首页 > 科技 > 正文

重组成ST公司保壳“终极东汉演义 ”大招


更新日期:2016-12-30 10:29:55来源:网络点击:664491

  周三,*ST济柴公告详式权益变动书,意味着曾经命悬一线的*ST济柴最终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实现 “压哨”保壳。实际上,对ST公司而言,重大资产重组堪称粉饰业绩和保壳的“终极”大招。

  财报显示,*ST济柴2014年、2015年连续亏损,今年三季报继续大亏2亿元以上,暂停上市风险迫在眉睫。11月18日,*ST济柴公告了重组方案,拟通过资产置换并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实际控制人中石油集团持有的中油资本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90亿元。

  徘徊在暂停上市悬崖边缘的*ST济柴12月28日发布详式权益变动书,这意味着*ST济柴依靠成功获注实控人中石油集团旗下的中油资本而实现“压哨”保壳——摆脱了被暂停上市的风险。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梳理发现,A股市场60余只ST公司中,目前有8家公司预计首亏或继续亏损,4家为不确定,此外24家未预告公司连续两年亏损且今年三季报亏损。

  而每逢年关将至,连续两年亏损且最新一期财务报告续亏的ST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往往是保壳的终极大招。除了*ST济柴,*ST珠江*ST南电A*ST江泉等10多ST家近期处于重组阶段。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ST公司重组一帆风顺。例如*ST南化的公司重大资产出售方案以及继续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就未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时,ST公司保壳术也在受到监管层的关注,12月来*ST南化、*ST江泉等遭到过问询。

  正寄望重组保壳的*ST江泉就体验了监管层的严格监管。自披露重组信息之后,上交所三发问询函,*ST江泉重组预案也进行了三次修订。例如*ST江泉收到的第三次问询函提到了“本次交易是否导致公司从单一控制变为共同控制、交易是否构成重组上市”等关键问题,而*ST江泉为此前后发布了三次延期回复公告,最新的回复是本周二。

  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昨日表示,重组是ST公司保壳的常用大招,尤其是控股股东资产较多、实力较强的公司,往往会采用资产置换或者购买的形式保住上市公司平台。

  不过宋清辉进一步指出,很多ST公司重组后,未来业绩不一定能彻底改观,即便是好资产也需好运营配合,何况一些公司重组时可能存在一些看不见的“坑”。

  因此,宋清辉称,每逢业绩不佳就借助重组,这并不利于A股市场长期健康发展,需要通过完善退市制度来从制度上根治。现在监管层也正在着手改变这一现象。

  同时,宋清辉表示,很多ST公司重组后股价被不理性的热炒,也是A股不健康现象。而记者注意到,披露重组方案后的*ST黑豹12月13日复牌,截至昨日股价已连续13个交易日涨停。

(责任编辑:DF154)


相关:

俞正声会见中国天主教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代表原标题:俞正声会见中国天主教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代表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并与出席中..

国防部:省军区主要领导暂不参加党委换届选举原标题:12月国防部例行记者会文字实录2016年12月国防部例行记者会时间:2016年12月29日15:00-16:20地点: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发布人: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杨宇军:记者朋友们,..

上一篇: 万里石领跑2016年A股市场
下一篇: 刘士余的2016:A股整体上涨8.25% 加大新股发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