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上市公谷瑞玉 司股东逆市增持 押注A股“偶发调整”


更新日期:2016-12-14 07:44:48来源:网络点击:655351
摘要 这两个交易日,A股的大震荡让人心有余悸,沪深创分别下跌达2.41%、4.24%和5.47%。市场为什么跌?股指数周以来的横盘、资金面的趋紧,以及政策面新股发行提速等多重因素叠加,成为业内共识。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提出跨年期间流动性紧张成定局,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则认为通胀预期恐慌为主因,二人都谈到了去杠杆。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提出跨年期间流动性紧张成定局,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则认为通胀预期恐慌为主因,二人都谈到了去杠杆。监管的重拳也并未停止,13日下午,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表示,从严从重监管险资运用;将对举牌实行备案制;保监会将与证监会等加强协调监管,防止监管套利。副主席陈文辉指出,保险公司频繁“举牌”,保监会会进行干预。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出现大股东的增持潮,是抄底还是“接盘侠”?有待市场给出答案。

  12月12日-13日期间,共有不少于18家上市公司公告增持或拟增持情况,这或亦成为市场信心回暖的又一标志。

  经历了黑色星期一的大跌后, A股市场似乎正在回归平稳。

  12月13日早盘,上证指数低开震荡便随后下行,但在下午开盘后逐渐企稳上行,最终收盘于3155.03点,较此前一日微涨0.07%;呈现出相似走势的创业板也微涨0.03%;但在当天盘中,三大股指跌幅均曾下破1%,这也意味着市场的震荡正在加剧。

  在业内人士看来,股指数周以来的横盘、资金面的趋紧,以及政策面新股发行提速等多重因素叠加,是促使A股两天来遭遇下跌而后震荡的原因;不过随着政策预期的稳定,此次震荡调整可能更有偶发性成分。

  伴随着这一市场预期,不少上市公司也选择了择机增持。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发现,12月12日-13日期间,共有不少于18家上市公司公告增持或拟增持情况,这或亦成为市场信心回暖的又一标志。

  创业板分别下跌幅度达-2.47%、-4.51%和-5.50%;而这一跌幅带给市场的冲击,似乎并未被次日的企稳所平复;从周线来看,当周两个交易日以来沪深创仍然下跌达2.41%、4.24%和5.47%。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政策面的IPO发审提速、资金面的趋紧或共同促成了此轮A股的短期下跌。

  其中,A股IPO发审提速带来的影响正在被市场关注。数据显示,截至12月9日,共有242家公司获得发行批文,而前11个月共有197只新股完成发行,两项数字均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监管层在市场稳定运行的状态下悄然提速了IPO的发审节奏,不能说这种事对市场毫无影响,12·12下跌可能就是这种情绪的释放。”一位接近监管层的券商副总裁认为,“但对于短期来说,更直接的导火索应该是上周资金面紧缩带来的。”

  事实上,资金面的趋紧和债市调整正是12·12下跌的“B面”。12月12日,Shibor利率除隔夜品种外全部呈现上涨;而在次日,资金价格紧张的趋势仍未扭转,当天Shibor全品种价格再度迎来全线上涨。

  资金面紧张传导到部分机构的操作行为,也有可能给市场增添压力。

  “债市杠杆收缩让资金面进一步紧张,这也可能让一些低风险偏好资金优先撤出权益类市场,另外一些基金经理可能为了保全年排名,那这时候优先卖掉风险和波动性大的股票也有可能对市场带来冲击。”12月13日,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基金运营部人士坦言。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从长期来看IPO发审提速和深港通的同时到来,仍然有利于市场情绪的提振。

  “证监会已开始加快发行审核节奏,我们预计这种趋势将在未来几个月持续。此外,深港通的推出将逐步吸引外国机构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的更多参与,就长期来说有利于提振市场情绪。”安永大中华区增长市场主管合伙人何兆烽12月12日表示。

  因此,此轮调整的“偶发性”特点,也被一些买方人士所认同。

  “无论是A股还是单看创业板,12·12的下跌存在一定的放量,但是周线上看股指却在缩量,所以这次调整也有此前箱体横盘一段时间后的偶发性调整的成分。”12月13日,杭州泽浩投资总监曹刚表示,“我认为后市的确有继续震荡的可能性,但是出现像去年那种程度的大跌仍然是小概率事件。”

  湖北能源(000883.SZ)、潍柴动力(000338.SZ)、乐普医疗(300003.SZ)等不少于18家上市公司实控人、大股东、董监高选择或计划在这一窗口对其持股进行增持。

  从增持动机来看,多家上市公司在增持过程中将这一行为解释为对公司价值的坚持看好。

  例如圣莱达(002473.SZ)大股东之一西藏银必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增持股份时表示,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有充分的信心及对公司价值的充分认可”。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几乎绝大多数增持股东都在公告中做出类似表态。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部分上市公司实控人的增持带有看好整体资本市场形势、维护投资者利益的色彩。

  天夏智慧(000662.SZ)公司实控人、董事梁国坚进行增持承诺时,就表示增持原因是“基于对公司目前价值的判断、当前资本市场形势的认识及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和转型成功的信心所做出的决定,同时也是本着共同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

  “从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并看好国内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的价值。”莱克电气(603355.SH)实际控制人倪祖根在增持承诺时也强调了这一初衷。

  事实上,在去年6月份的A股剧烈振荡行情中,监管层也曾要求上市公司股东推出包括增持等“五选一”的方式稳定市场股价;但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上市公司股东的增持潮更多具有自发性质,这也从另一层面说明上市公司股东层面对于股价的信心。

  “和上一轮相比,这次的增持不是形式上的,更具有指向意义,说明上市公司股东或实控人对公司和市场整体走势仍然是看好的。”北京一家大型券商高级策略分析师认为,“从不少公司的增持金额看,这个趋势是比较明显的。”

  部分公司的增持规模佐证了这一趋势。其中创业板龙头之一的碧水源(300070.SZ)的增持计划最为激进,其提出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动用10-11亿元增持股份。

  此外,部分产业资本已经在A股“黑色星期一”的当天和更早时间进行了股份增持。

  例如复星医药(600196.SH)控股股东复星集团在12月9日至12日期间增持达202.45万股,折合动用人民币达4507万元;无独有偶,林洋能源(601222.SH)控股股东华虹电子也在12月12日当天增持132万股,动用资金达1063.07万元,而自9月6日以来,其累计增持已达731万股。

  “在3000点这个点位上,其实很多产业资本和股东是想逢机增持的,但是恰好没有窗口机会,应该说12·12日的下跌给了股东方这个增持窗口。”前述分析师坦言,“从这点来看,A股市场整体趋向于平稳仍然可以预见。”

(原标题:上市公司股东逆市增持 押注A股“偶发调整”)

(责任编辑:DF319)


相关:

财税学专家:推进财税改革与立法摘要 在近日举行的“2016中国税法论坛暨第五届中国税务律师和税务师论坛”上,国税总局科研所原所长刘佐与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等专家就如何推进财税改革与立法发表了观点。 ..

刘伟、李扬谈——需求供给关系和金融创新摘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等著名经济学家,日前做客北大经济学院主办的第六届“北大经济国富论坛”时,分别就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调控政策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 河北儿童坠井回访:大坑已填平 家属还想再做两件事
下一篇: 项俊波出重拳严管“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