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4家入围中风症状 IPO基金暂停申购 打新未必稳赚不赔


更新日期:2014-01-13 01:37:20来源:网络点击:5699

  基金扎堆IPO重启盛宴,部分基金倾巢而出后获得较大收获。昨日,前两批4只新股公布了网下机构申购和入围情况,景顺长城、国联安、南方和交银施罗德等4家基金公司入围股份数均超1000万股。信息时报记者在昨日采访中了解到,投资者选择绕道基金分享新股收益,有中签基金出现大额净申购,但部分中签基金昨日公告已开始暂停大额申购。业内人士表示,打新并非稳赚不赔,此前多只基金因打新而净值快速下跌,投资者应谨慎投资。

  四基金中签两批新股昨日,新宝股份等4只新股公布了网下机构入围情况,景顺长城、国联安、南方、交银施罗德4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入围股份数超过1000万股。

  统计显示,景顺长城是前两批新股中入围股份数最多的基金公司。该公司旗下景顺内需增长、内需增长2号和策略精选等3只基金同时申报,最终各入围900万股。国联安旗下的安心成长同时入围了新宝股份楚天科技2只新股的网下发行,分别为2100万股和500万股,中签金额合计4.2亿元。南方旗下的绩优成长和深成ETF同时入围新宝股份网下申购,合计中签金额2亿元。而纽威股份的入围基金中,交银施罗德旗下的交银成长成功入围1400万股。

  公开数据显示,上述入围基金中,国联安的安心成长、景顺长城的景顺策略精选整体规模较小。业内人士预测,中签新股上市将对这两只基金有较大贡献。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资金开始进入上述产品,试图分享打新收益。因此,昨日多只基金发布暂定大额申购公告。交银施罗德公告称,从1月9日起,暂停旗下交银施罗德成长基金的大额申购、大额转换转入和大额定期定额投资业务,这三项业务每日投资均不得超过5万元。华商基金也公告称,从9日起暂停旗下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基金大额申购,每日申购金额不得超过10万元。而早在1月3日,国联安就公告称,从1月8日起暂停旗下安心成长的大额申购及转入业务。对于暂停大额申购原因,各家基金均表示是为了保证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

  打新未必稳赚不赔对于打新行情,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前两批新股资质不错,但近期上市新股数量较多,新股上市后未必能保证稳赚不赔,投资者应谨慎投资。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有部分债基专门以打新博取超额收益,但并非能够保证稳赚不赔。某知名基金经理执掌的一只债基,由于中签新股频频“破发”,短期内净值骤降20%左右。

  深交所日前也明确指出,大量实证数据表明,中小投资者是炒新行为中最主要的利益受损方,以“博彩”心态参与炒新,绝大部分投资者会被套牢。比如在2012年参与新股上市首日买入的账户中,截至当年底亏损账户占比为56.2%,户均亏损0.59万元,户均亏损率为10%。

  为约束炒新,此次IPO重启后深交所、上交所均对交易规则进行调整,炒新难度比以往大幅增加。业内人士表示,1月内将发行新股超过40家,从目前市场行情来看,不少存在“破发”可能。投资者应仔细研究上市公司基本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个股进行打新。

  相关报道春节前多只货基暂停大额申购春节来临之际,多家货币基金已纷纷发布暂停大额申购公告。

  记者统计发现,年初以来,相继有7只货币基金发布了暂停大额申购公告,其中有广发天天红、长盛货币基金、工银货币基金、工银7天理财债基、工银14天理财债基以及信诚、嘉实旗下的货币型基金等。投资者若想要享受货币基金在春节期间的无风险超额收益,需及早行动了。(信。息。时。报。)

  IPO《股疯》 四路“土豪”抢食盛宴

  股民割肉网上打新,基金组团网下“围猎”新股,地产老总、私募大佬倾情参与……2014年的日历才刚刚翻开,A股市场就在喧嚣、躁动的打新人群中迎来了开年的首幕大戏。在停滞一年零三个月之后,A股于本周迎来了首批新股的申购,尽管打新规则生变,但这并未阻止各路打新人马演绎《股疯》的场面。

  与1994年的同名电影《股疯》相比,今年的《股疯》行情发端于“打新市场”,主演也不再是中小投资者。首批申购的我武生物、新宝股份,其上百倍的认购倍数,将众多小散挡在了“独木桥”外,基金、实业老板、私募大鳄,以及上市公司原始股东才是新版《股疯》的绝对主角。他们是打新市场上资金雄厚的“土豪”,也是新规则最敏感的体验者。

  股疯1

  基金组团网下围猎新股

  土豪代表:国泰基金

  与网上打新小散相比,动辄出手数千万参与网下申购的机构堪称土豪。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目前已有50家IPO企业拿到发行批文,其中有7家公司已公布初步询价情况。在以上7家公司中,共有50家公募基金公司率领292只基金产品参与了询价,其中,有21家基金公司全勤参与了全部7家企业的询价。

  优势除了“不差钱”之外,基金公司还有“组团”的优势。以首批进行申购的我武生物(300357)为例,其初步询价的统计表就几乎成了基金产品的“花名册”,共有400多只基金产品参与了网下询价。其中国泰基金倾巢出动,率领了旗下的37只基金动用了18亿元的资金参与了网下询价。

  国泰基金对于打新的热衷还表现在出价方面。在我武生物中,国泰旗下共有5只基金的报价都达到了80%以上的溢价。其中,国泰金鹏蓝筹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给出的36.10元报价,则为我武生物初步询价过程中的第一高价。同时,该股报价最高的前23个席位也全部被国泰基金所包揽。

  作为基金土豪的代表,国泰基金也是全勤出现在了7只公布初步询价结果的企业中。统计还显示,该基金公司目前共动用了145亿元的资金参与网下打新。不过,由于出价过高,国泰基金的申报往往都以“淘汰”告终。

  对于国泰基金“土豪”式打新的做法,市场也发出了质疑之声。“36.1元,对应我武生物的市盈率将达到70倍左右。”申银万国重庆首席投资顾问何武告诉记者,如果按照价高者得的规则,国泰基金中签的可能性极高。而高市盈率发行,带来的要么是二级市场的疯炒,要么就是跌破发行价,让基民受伤。

  股疯2

  牛散、老板齐聚打新市场

  土豪代表:地产大亨黄炽恒

  除了公募基金等机构之外,市场知名的牛散以及由实业界转战而来的老板们,他们同样不会错过IPO重启带来的低风险打新机会。在公布了询价结果的7只新股中,记者粗略统计发现,共有上百人次的自然人参与了网下申购。其中,重组狂人吴鸣霄参与了楚天科技,邹瀚枢以及陈学东、陈学赓两兄弟同时现身新宝股份,严琳、陈徽凤、蒋思一、蒋政一、陈郁凤等牛散也多次现身新股询价榜。

  打新市场让牛散趋之若鹜,其中地产大亨黄炽恒的表现则最为“惊艳”。在新宝股份的申购过程中,邹瀚枢等牛散都因出价“不准”而错失打新机会,而黄炽恒则动用了超过1亿的资金,在10.5元这一价位上押宝1000万股。由于这一价格正好是新宝股份最终的发行价,黄炽恒也成为了打新成功的第一牛人。

  黄炽恒的名字在A股市场并不陌生。早在2010年4月钢研高纳的一季报亮相时,本报就曾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了这位知名牛散的最新动向。当时,钢研高纳第一大流通股东为黄炽恒,持股量为68万股,排名第二的是广州中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量为43万股。根据黄炽恒现身过的万邦达上海莱士等公司的资料,记者发现,黄炽恒正是中颐物业的老板,在转战A股之前,就是地产界有名的老板。

  股疯3

  私募大鳄逢新必打

  土豪代表:江苏瑞华投资控股集团

  在打新的市场上,私募机构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主力。在这一队伍中,江苏瑞华投资控股集团采取了广泛撒网的战术。本报记者统计发现,江苏瑞华全勤参与了7只新股的初步询价,动用了50亿元左右的资金。从江苏瑞华目前参与的打新报价来看,其在奥赛康的投入最为巨大。资料显示,江苏瑞华在68.10元、70.10元、71.10元三个价位上,分别押注了1100万股。以此计算,江苏瑞华仅在这一股中就狂砸了23亿元左右,而在我武生物、新宝股份、纽威股份等个股中投入的资金也在3亿元以上。据了解,江苏瑞华的幕后老板就是著名的“敢死队鼻祖”张建斌。资料显示,张建斌早年从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炒股起家,据称是宁波敢死队的鼻祖,如今已是江苏资本市场“首屈一指”的大鳄。在IPO重启之前,张建斌的主要战场则在定增股之中。去年,本报曾经报道过,江苏瑞华一度在成飞集成东方锆业景兴纸业等个股中获得过近六成的收益。

  除了江苏瑞华之外,私募市场上的另一知名机构新理益集团也在新股询价过程现身。记者查阅新股发行公告发现,在良信电器的询价阶段,新理益则在19元、18.88元两个价位上分别押注了502.4万股。新理益的幕后老板刘益谦也曾是二级市场上的风云人物。在资本市场上,刘益谦的名号分别包括了法人股大王、增发股大王、草根富豪、资本猎豹和2008年十大新闻人物等等。

  股疯4

  老股发行原始股东暴富

  土豪代表:奥赛康控股股东

  在新旧政策的交替中,老股发行制度带来的转变则让奥赛康成为了“尝鲜”过程中暴富的典型案例。1月9日,奥赛康发布的新股发行公告表示,公司此次发行价定为72.99元,对应的2012年摊薄后市盈率为67倍,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并刷新了本轮IPO重启后的发行纪录。除了高发行价和高市盈率之外,奥赛康引起市场关注的原因,还在于其触发了老股发售的条件。按照相关规定,老股公开发售的条件是,股东所持股份的持有时间超过36个月。但在奥赛康的股东名单中,仅大股东南京奥赛康的持股时间超过3年。公告显示,奥赛康本次拟募集资金7.9亿元,其中发行新股1186.25万股,其余的4360.35万股老股则全部由控股股东南京奥赛康一次性转让。以此计算,奥赛康将一次性套现31.8亿元。奥赛康老股转让的结果一出,让市场纷纷质疑老股转让制度为原始股东提供了“套现漏洞”。就在市场的纷纷质疑声中,奥赛康于1月10日突然发布公告称,经公司与主承销商中金公司审慎考虑,由于本次发行规模和老股转让规模较大,决定暂缓本次发行,未来将择机重新启动发行。

  作为老股存量发行的尝鲜者,“业绩优异”的奥赛康在市场的追捧下,经历了高价发行到暂缓发行的曲折过程。“奥赛康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著名财经评论员水皮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股东原本是想利用新规则里面的漏洞减持,却因此“砸了自己的脚”。

(责任编辑:DF010)


相关:

李稻葵:未来十年要对付中等收入陷阱等三个圈套  中国新闻网消息,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11日在京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并非近一两年增长的问题,而是未来10年整个中国经济如何突破中等收入..

前国家外汇局官员:未来6年6000万人或失业摘要:前国家外汇局官员孙明春表示,2016至2020年中国或新增6000万失业人口。”  “经济快速增长和收入增加导致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2016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9000美元,届时中国很有可能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

上一篇: “专项产品”被叫停 基金打新盛宴难继
下一篇: 密集IPO致市值重新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