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祸起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民间借贷 温州贷款不良率创28月新高


更新日期:2013-11-28 18:21:18来源:网络点击:525

  自2011年下半年温州爆发民间借贷危机以来,该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且一直是全国不良贷款的重要来源之一。而温州银监分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0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额311.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31%,创28月以来新高。

  温州贷款不良率创新高

  据第一财经网站报道,通常,银监部门在评估银行贷款质量时,按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级分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2011年6月末,温州不良率最低为0.37%。此后一路走高,今年3月末该市不良率为4.01%。经过四五六三个月连续下降后,七八九月份温州不良率又有所反弹,9月末为4.27%。10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额311.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31%,比上月末、今年初分别上升了0.04、0.57个百分点。

  从分类来看,国有、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不良率分别为5.34%、5%、1.65%。从各家银行来看,招商银行温州分行、建设银行温州分行不良率分别为10.33%和10.01%。而之前不良率居高的广发、浦发和平安银行如今已大幅下降。

  但值得关注的是,在不良率上升的同时,温州银行业的关注类贷款总体有所趋缓。

  据统计显示,今年10月末,温州关注类贷款338.9亿元,比例为4.7%,较上月、年初分别上升0.14和1.05个百分点。从分类来看,国有、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比例分别为3.34%、7.96%、8.12%。从各家银行来看,平安、浦发、福建海峡和浙江稠州银行温州分行,关注类贷款比例分别为16.71%、13.84%、12.46%和10.99%。

  温州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今年8月份召开的温州辖内中小商业银行上半年监管情况通报会上说,现在温州不良贷款量巨大,藏在不良贷款背后的关注类贷款的量更加巨大,再加上还有部分涉及担保链风险的贷款可能还未进入关注类,由此可见不良贷款的反弹压力不容忽视。

  事实上,分析温州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投入不足”是不得不说的。在今年7月召开的“浙江银行业服务温州实体经济会议”上,温州市政府提出“争取完成全年新增贷款800亿元”。

  然而统计显示,今年10月末温州贷款余额7214.94亿元,其中新增贷款167.56亿元,10月比9月仅增长6.95亿元。在不良率计算中,作为分子的不良贷款上升,而作为分母的贷款余额增长缓慢,一增一缓,使得不良率的上升更加凸显。

  另据了解,当前贷款不良率的高企,温州各大银行采取对策各有不同。有的银行专注政府性项目贷款,对于民营企业则敬而远之;有的对原先的贷款加大抽贷和断贷的力度,尽力减少自身的损失;有的缩小贷款规模,千方百计确保银行自身利益。

  一家股份制银行温州分行人士表示,近年来温州固定资产投资加大,众多企业经营状况未有明显好转,于是银行贷款多数青睐于那些“政府性投资项目”。“如果一笔‘政府性投资项目’出了问题,政府还可用其他抵押物来抵押,行长背负的责任也要轻一些;如果企业的贷款出了问题,行长要为其负主要责任,为此银行非常谨慎。”

  “地方政府希望通过支持银行化解不良贷款,进而促使银行加大企业信贷力度。”一位温州银行人士说,该行为此采取了三大信贷支持措施:只要资产、负债平衡的;只要经营产生利润的,哪怕资产略低于负债;生产经营正常,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哪怕资产低于负债的。“银行和企业一道,用时间来换取空间,或是当前最好的支持方式。”

  此外,根据浙江省部署,下一步温州市将采取加快盘活、转让、清收、核销等措施,遏制不良率上升势头;实行政府与银行协同机制,努力营造“帮扶处置”的办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为温州实体经济的复苏和转型升级发力。

  祸起民间借贷崩盘

  据东方早报报道,温州自2011年7、8、9月发生民间债务危机以来,银行贷款不良率从长期居全国地级市低位的0.37%骤然爆升。来自温州市银监局的数据显示,早在2013年3月底,贷款不良率已达4.01%,“形势十分严峻”。

  与此同时,温州经济面临的“倒逼”困境是,一头各大银行纷纷抽贷、压贷,另一头各大银行的总行认为温州的金融生态环境逆转、退化,纷纷上收温州分行贷款审批权限。如过去5千万元的审批权,上收后只给2千万元。

  “如果一味抽贷、压贷和权限上收,将导致金融生态环境越来越差、恶性循环。若没有新的资金注入或投入不足,贷进来的钱又还不了,这样企业死的更快”。温州市金融办的一位官员说。

  值得一提的是,控制不良贷款的主体是银行与银监部门,但温州市委市政府“感同身受”,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已对温州金融环境、实体企业、金融改革宏观经济造成严重的伤害。

  今年11月15日,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表示,温州经济的发展不确定因素还很多,特别是企业的资金链、担保链的风险仍在蔓延,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还在迅速攀升。因此,必须要通过分析研究,做到防患于未然,不让2011年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的问题重演。

  陈一新坦承,本身资金就很紧张,贷款又不到位,到年底还要抽贷,温州企业怎么过日子?温州社会是否稳定要看12月,而12月社会是否稳定则要看金融领域,要将它作为年内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如果金融领域今年能挺过去,温州今年的大局就会稳定。如果出问题了,那就会起连锁反应。

  对此,他呼吁高度关注金融风险,金融界发展与温州的发展息息相关。

  “特别是在我们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你们(金融界)伸出一只手来援助,不能见死不救。”但业内人士则认为,在当前温州土地、房产贬值百分之三四十情况下,众多企业即便通过国有担保公司贷款,也都存在资产缩水、抵押物不足等状况,新增贷款存在很大难度。

  需要指出的是,温州爆出不良贷款率的骤升有其深刻的原因。温州市银监局副局长钱敏分析认为,大环境是温州发生了民间借贷危机,以致这场危机向银行业蔓延、传导,催生银行借贷债务高发,导致不良率直线上冲。

  多年来,温州土地资源匮缺,土地价格奇高,这在客观上逼使一些企业“脱实向虚”,到外头炒煤、炒矿、炒房,导致资本外迁“井喷”,产业“空心化”加剧。也有一些企业急功近利,利用企业平台套取银行资金投资房地产及矿业等,这些都是不良贷款的“温床”。

  钱敏还认为,长期以来,银行贷款结构“短期化”是造成贷款不良的一大“杀手”。

  温州长期贷款的比例只有17%,远远低于全省35%、全国54%的水平,这说明半年期流动资金贷款的短期化突出,这是生长不良贷款的“土壤”。它使得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还款期到来时不得不饮鸩止渴,向民间“老高”高利借钱还贷,这也“培育”了“老高”市场。

  部分银行为了更快地创造贷款业绩,能快则快,这也助长了“短期化”滋长。温州市银监局有关领导和专家指出,银行要深刻反思“短期化”贷款结构问题。要深化改革,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合理投放贷款、满足企业需求、防止过度授信、多头授信等一整套科学的信贷机制。

  同时,企业家也要深刻反思。办企业要立足实业,要量力而行,要合理确定信贷规模与资金期限结构,防止盲目、过度投资。许多企业家愿意短期贷款,认为中、长贷的审批权在省行,时间长、流程多、放贷难,而短贷利率低,手续快捷,时效高。

(责任编辑:DF118)


相关:

伊朗敲定新贸易协议  据美国《商业周刊》11月25日报道,日前伊朗就原油出口达成协议,有望再次实现日出口原油100万桶,这一数字虽然低于2011年原油日出口量的60%,但是该交易的签订使得伊朗日出口石油量大幅增加。  据国际能源署..

俄政府拟向地方分配部分税收  据俄罗斯“纽带”新闻网11月26日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将签署委托书,将部分税收分配给地方财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根据该委托书,俄联邦计划将所有税收中的5%分配给地方政府,促进地方发展。此外,俄罗斯..

上一篇: 省部级高官再落马 湖北副省长郭有明被查或涉三峡全通事件
下一篇: 疯狂的小产权房 政策打压下均价却一年涨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