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双1there for you 1大幅降价的手机,“自救”成功了吗?


更新日期:2022-11-07 08:34:48来源:网络点击:1944402

这个双十一,手机“大甩卖”的力度超乎寻常。

苹果最新的iPhone 14刚发布不到一个月,在各大电商平台最高降价幅度已经超过1300元,128G版本5189元就能买到。不同级别的安卓机也纷纷给出了“跳水价”:5000元的旗舰机300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性能配置均衡的“水桶机”2000元可以拿下,1000元左右的产品可选择性就更大了。

大甩卖的背后,是手机不好卖的现状。

据统计,前8个月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了23%,中间曾一度下滑超过40%。据中国信通院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为1.36亿部,同比下降超两成。

为什么手机卖不掉了?手机品牌们准备怎么办?大家在什么情况下会换手机?又会为怎样的手机买单?

有意思报告11月发起了《你有多久没换手机了》的调查,共有2873人参与。结合调研结果和如今手机市场的现状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观察。

超三成人的手机用了三年以上

七成人预算5000元以内

#年轻人换不动手机了#曾经登上微博热搜,而调查数据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有意思报告调查显示,在过去五年换手机的频率变化中,超六成人表示越来越缓慢,35%的人表示速度基本持平,只有2.75%的人表示换手机的速度加快了。

究竟多久才会换一次手机?有意思调查显示,近四成人平均1-3年才换一次手机,超三成人的手机已经用了三年以上,还有26%的人表示“用坏了才换”。

此前,vivo执行副总裁、COO胡柏山也公开表示过,国内人群换手机的周期越来越长:最早更换周期是16-18个月,后来变成20-24个月,最近则达到36个月。

不仅是手机换不动了,从有意思调查来看,大家买手机的预算也不算高。

约有33%的人打算用1000-3000元买手机,38%的人的理想预算是3000-5000元,29%的人选择了5000-8000元。当然,仍有9%的土豪准备花8000元以上买一台手机。

在价格层面,除去双十一各个手机品牌对已有机型肉眼可见大降价外,手机品牌在新机发布上,有两点特别值得关注。

一是不少手机品牌加大了对中低端价位新品的发布力度。

荣耀推出的新品X40 GT,8+256G版本入门版首发售价仅1999元起。vivo旗下IQOO也发布了新品手机IQOO Neo 7售价2699元起,小米旗下Redmi品牌表示本月将发布的最新机型Redmi Note 12系列,售价预计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

毕竟低价和高性价比,是刺激消费者购买手机最直观的模式。

二是不少国产手机在高端机上加速布局,推出配置和功能更强大、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的新品。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包括OPPO、vivo、小米等在内的主要厂商共发布51款新品,多款旗舰店起售价超过4000元,并纷纷推出各自的折叠屏手机。时隔两年重出江湖的华为Mate系列,依然是清晰地主打高端市场。

高端化的手机可能是在存量市场中拉动手机市场消费的未来潜力增长点。从销售数据来看,IDG数据显示,三季度虽然中国手机市场整体低迷,但高端机整体份额达22.4%,同比增长1.9%。

目前的中国手机高端市场上,一家独大的依然是苹果。据IDC的2021年第二季度到2022年第二季度的数据,中国600美元以上的手机市场中,ios系统每季度份额以57.6%到76.9%不等,始终领先。

小米集团CEO雷军也曾说过“高端之路”是生死之战。但也对自身品牌的技术含量、创新程度和用户体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对于国产品牌纷纷推出的高端系列,消费者会买账吗?

据有意思报告调查显示,55%的人对此持观望态度,表示要考虑价格功能等多种因素,四成人明确表示不考虑买,而表示很有兴趣买的人只有不到5%。

这又引出下面的问题:当今,促使当代消费者换手机的“硬需求”是什么?在买手机时,消费者最看重哪些因素?

新机型的创新力度不足以刺激消费者

“旧手机太差”才是换手机的最大原因

从有意思调查可以看出,手机性能差、体验不好、丢失或损坏、不能适应新技术等“不换不行”的硬性因素,是受访者换手机的最大原因。在受访者补充的近100条原因中,“旧手机内存不足”几乎占据了50条。

有意思调查显示,分别有18%和17%的人会因为新手机性能提升、有颠覆性创新的原因换手机,还有5%会因为新手机的高颜值而心动。

但对比来看,在“新手机很好”和“旧手机太差”之间,前者对换手机的推动力远远不如后者更强烈。

在不少消费者看来,“手机推新机型的新意和亮点越来越少”让大家对新手机的期待度大幅降低。就拿这次苹果新发布的iPhone 14来说,其最大的创新之处主要是“刘海屏”改成“药丸屏”,随之带来了可交互设计“灵动岛”。但也有不少网友质疑“这是否只是转变了消息通知形式”而已,并表示新意不大。

这反映出手机业内目前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手机技术基本发展完备的情况下,其发展阶段步入了“瓶颈期”。如今手机行业已经进入了渐进式创新阶段,此时的竞争重点在在于品牌要尽量研发或抢发有颠覆性的新功能,才能更好地抓住主动局面。

关于“买手机时最看重哪些因素”的有意思调查中,“性价比或折扣”和“功能满足需求”的因素并列第一,占比68%。“性能体验好”的因素以65%的比重占比第二。看中“外观颜值”和“品牌偏好”的则各有三成人。

用最朴素的话语来说,“产品好用”和价格实惠”永远是大众最青睐的消费要点。尤其对于手机来说,曾经它身上“新潮时髦”“身份区隔”的标签越来越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稀松平常的大众日常耐用品的定义,在大众对它的期望中,能满足日常需求、经久耐用,物有所值则是基础中的基础。

手机市场竞争激烈,

谁能胜出?

在有意思报告“你最关注哪些手机品牌的促销信息”调查中,华为以60%的占比位列第一,苹果以53%的关注度紧随其后,第三名则是34%的小米,荣耀、OPPO和vivo则以不到20%的得票率进入了下一梯队,一加和三星则分别占比8%左右。

从调查数据目前来看,苹果和华为依旧以绝对比重牢牢占据消费者心智。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这波集体手机打折,能够将手机市场从寒冬里拯救出来吗?

在当今消费动力“后劲不足”的情况下,手机品牌们通过“降价”来“保量”,只能说是保住基本盘,稳定现金流,试图穿越时代的寒冬。

业内专家提到,手机品牌若想建立更佳的品牌力和市场认可度,要从推出一款产品力不错的产品入手获得口碑,同时在产品更新迭代中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以建立品牌形象。而品牌的自主研发技术,则是占据市场中最重要的一点。

作者:郭艺

编辑:田纳西

视觉:王欢


相关:

“供销社”意外走红!其实,它从未离开…这些天,“供销社”意外走红,成了网络热词。其实,这大抵是一些人不了解“供销社”这个务实却低调的基层商业流通组织。事实上,“供销社”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它从未离开,更谈不上回归,只是被舆论场再次关注而已..

唐岩重回一线,挚文难返巅峰?作者 | 尹太白编辑 | 蛋总美编 | 倩倩现年43岁的唐岩,在卸任集团CEO两年后又重返一线了。10月28日,挚文集团(以下简称“挚文”)发布了一项管理层变更通知,表示王力因健康原因从即日起辞去CEO一职,该职..

上一篇: 脸书将启动史上首次大规模裁员 数千人将失业
下一篇: 苹果回应郑州工厂:工人安全第一 iPhone产能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