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这些新的城市乐园,是年青人未来的漂洋过海来看你吉他谱 家


更新日期:2022-05-26 18:35:40来源:网络点击:1875043

年轻人的

生活方式

正在爆炸

1919 年,科尼岛游乐园。这里充满创新和享乐,不止是弄潮儿们的狂欢之地,也孕育了未来成为大都市的纽约。

2022 年,一个个新的「城市乐园」开始兴起。

它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游乐场,却同样因为一群群年轻人的前赴后继,诞生出未来城市空间的雏形,以及新世代生活的新面貌。

建筑,社区,流行文化

先有新酷的建筑空间,然后建立起社区连接,接着涌现一种流行文化。

这样的例子,想必你已经并不陌生了。

被称为新中产精神坐标、文艺青年的乌托邦圣地——阿那亚,就是构建社区新生态的最好范本。

最开始,阿那亚给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莫过于「全世界最孤独的图书馆」「阿那亚礼堂」「沙丘美术馆」「单向空间书店」等热门建筑,这些建筑吸引力一波又一波年轻人前来拍照打卡,而阿那亚把他们留下来的真正法宝,还在于「社区」。

他们的社群实践一直都受到业界内外关注,每年都要举办 1000 多场社群活动,其中一半都是业主自发组织。近年来,因为阿那亚戏剧节、阿那亚音乐节、阿那亚时装艺术节等大型社区 IP 的火爆,阿那亚再次成为年轻人关注和追捧的焦点。

阿那亚品牌创始人马寅曾提到,他在日本参观时看过一句话,「是打造一个 100 万人来 1 次的地方,还是一个 1 万人来 100 次的地方?」他选择了后者。

不同的人不停来到这里,连接、分享、共创,然后构建起新的生态。从城市逃离而来的年轻人们,在此重新拾回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有空间是前提,有人流是后话,而联系起这一切,最终形成优质的城市生活——社区,才是关键点。

其实玩转社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WWD 曾报道过世界各地的社群文化,它们最早来源于地缘社区,如洛杉矶的 Fairfax 、纽约的 SOHO、东京的里原宿等潮流街区,都成为社群文化建立的根基。

纽约 SOHO 的年轻人

北京、上海、成都的社群文化也历史悠久,社群中开放、包容、共享的价值连接,让每一个小众爱好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之地。

这样的价值观在新生代群体,以及当代城市生活中愈加被关注,社区的建立也越来越流行,不同的小型社区中,又创造出不同的流行文化。

掀起新瑜伽热潮的 Lululemon,成为继 Nike 和 Adidas 成为全球第三大运动服饰品牌,就是靠社群营销破局。

2000 年,其创始人 Chip Wilson 最初在大街上都没有体验店的年代,把 Lululemon 第一家门店变成了瑜伽场地,聚集了一批批瑜伽爱好者,靠着线下社群的口碑传播,很快做大做强。Lululemon 也就是在这个店成长为后来的「社群营销鼻祖」,并到如今靠着社群再次风靡。

现在,从 Nike、Adidas、LVMH 集团旗下潮牌,到瑞幸、完美日记、Manner 等新消费品牌,都争相开始争相建立自己的社群和社区。

为兴趣而买单,为认同投射时间,为悦己而追随一切的年轻人们,把社群视为社交、探索、成长的新空间。

未来的社区文化,还会因为建筑空间设计,和更多人群的参与,产生更多元的分支。

尤其 Z 世代作为互联网真正的第一批原住民,他们不跟风、有态度、体验至上。他们受益于技术发展的便捷,有着最广泛又小众的爱好。只是尽管线上狂热追捧,线下能实现他们需求的实体空间少之又少。

新生代对承载更多功能、满足更多需求的建筑空间,以及这些空间创造的社区,社区中诞生的未来生活,仍抱有更大的期待。

年轻人走进生活方式爆炸的时代

未来的城市空间,其实也在不断尝试着新的面貌。

依托于麓湖而建的生态城,2019 年 9 月开盘不到半个月就售罄,买麓湖房子的人 70% 都是因为社群。

这里的城市空间参考了百年英国小镇莱切沃斯的思路,通过龙舟赛、渔获节、音乐留声机等各类日常课程和社区节日,用社群把居民们紧紧连接在一起。

天泓地产最近在广州探索「未来城市」的首个落地项目——「ing 未来印」,再往前一步,探索了未来城市空间的样貌。

这是个集公园式购物中心、未来式居住公寓、新型产业园等多元业态为一体的地方,把新潮多元的生活方式都聚集在一个 22 万平方的城市空间里。

上周末,ing 未来印展示中心举办了一次「未来城邦生活节」。如同一场城市嘉年华般,这里有着各类体验活动:音乐会、冥想、摇摆舞、潮玩空间、灵感市集、创意咖啡、沙龙分享、油画体验、野炊派对、露天电影......

这些社区活动将成为 ing 未来印的常态,ing 未来印也计划成为未来广州最年轻潮流的城市地标。

建成后,ing 未来印还会持续探索各个领域的跨界融合,比如打造电竞文化产业孵化基地、电商网红直播基地、X Space 未来社交空间,推出屋顶花园、空中步道、林下雅座、私家庭院、艺术树池等新锐建筑,建造各类健身街舞等新型运动空间、全球设计展览、剧场式下沉广场、创新国潮博物馆、文创手作艺术坊……

为了让越来越多年轻人聚起来,他们还成立了一个社群俱乐部——ing Club,KOL 组织者将打造固定的自创节日和活动,开启一场场社区大轰趴,号召更多有趣的年轻人走进来。

从这些构建计划中,可以看到建筑、社区、流行文化如何融于一体,尝试最大限度地呈现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作家土谷贞雄曾提过,如果只构建社区框架,人们不会自然地来往,当提供了生活方式的具体内容,社区就会变得活跃。

这点在数字潮牌爱范儿的社区实验概念空间——未来社,也已有验证。

未来社作为广州的城市文化地标,在打造和运营自身社区上独具创造力,这里有广州最大的复合业态咖啡馆,还有书店、剧场、摄影棚、各类创意工作室,沙龙、夜市、舞会、音乐会、工作坊每周末轮播不停,一群群热爱潮流生活的年轻人,总在假日不约而同来到这里。

如果你觉得它和 ing 未来印有相似之处——其实 ing Club 就是 ing 未来印和未来社联合发起一次先锋社区实验,响应爱范儿「Keep patching 无限更新」的品牌主张,用点滴努力无限更新明日生活方式。

住在这个新的城市生活综合体中,人们将不再只是走进一个睡觉的屋子,而是走进了各类不同的生活体验,这些新的体验也比起过去,也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一个个在城市中崛起而起的新空间,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我们的未来生活。

这些新生代的生活方式群像,正在重新定义下一个版本的城市生活。

2019 年未来方城

未来城市空间,得回归人本身

很多年前,我们或许从未想象过城市生活空间能如此开放而多元,也想不到这些新生活方式变得如此之近,刚走出家门就能体验一切。

当建筑、社区、流行文化之间的范围变得越来越近,实际也侧面反映出,人们工作、生活,以及与他人的交际正变得越来越远。

日本著名建筑师青山周平曾说,现代人越来越趋向于独立的生活和方式,「孤独,是现代城市最习以为常的状态」。

这种孤独可能来源于数字时代的疏离,可能来源于城市空间设计的缺失,但最后还是离不开我们最初的生活空间——家。

历史上,无论是北京的四合院,安徽的古民居、福建的客家土楼,还是黄土高原的窑洞,在中国每个城市,家不止是住的地方,更是一个大家族。

上有老下有小,十几口人几乎都生活在一块,一起吃饭、一起嗑瓜子、一起看电视节目,再加上亲戚邻居间永不停止的八卦,留下了那个地区、那一代人亲密而温暖的生活写照。

中国城市化不断加速后,大家庭逐渐变成小家庭,血缘和家族概念在淡化,三口之家越来越多。每年过年回家,乡镇都改造得日新月异。家人还在,乡愁却没有回忆的地方了。

一线城市里,工业化加剧了社会的更迭,城市空间的变化更加沧海桑田,高涨的房价和紧凑的空间,让一个人的独居,早就不再鲜见。曾经大家庭里的亲密、互动、开放,变得封闭、压抑、私密。当代年轻人因为独居产生的焦虑症、抑郁症、社交恐惧症等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被关注。

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信息时代与消费时代,人这一核心要素在被异化,甚至逐渐被忽视。UCA 优思建筑创始人陈柏旭认为,这在当代社会更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围绕种种社会问题与需求,对当代社会中人的状况进行分析和揭示,通过空间设计深刻回应当代人的生活状态。

当各类新锐建筑兴起,大家喊上三五好友排长队前往游览打卡;

安藤忠雄在广东河源的诗之教堂

当门店成为科技公司的产品,人们在周末纷纷前往门店看展、聊天、喝咖啡;

徕卡首家咖啡店在深圳开业

当建筑师们不断提出诸如青山周平盒子社区的新居住方案,鼓励大家多和邻里交往;

青山周平的盒子社区

甚至还有人花重金打造无窗的大学宿舍,只为让大家前往窗明几净的公共社区多交朋友......

投资人查理·芒格在加州大学打造的无窗宿舍,此处为公共区域

可以看出,在精神满足越来越稀缺、情感绑定越来越多的当下,未来的城市空间,也会更重视当代年轻人的需求,成为填补我们精神空缺的新居所。

就像 ing 未来印一样,越来越多满足新生代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的城市空间,将不仅仅只是家,也会出现年轻人们一起生活、工作、学习、休闲、社交、创造聚合的共同体。

其中各类新潮的生活方式,能激发大家主动去参与新的体验,强化人和人之间的社群关系,打破人和人之间的围城。

当城市空间提供的不再是单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那么在这个地方,人和城市空间都不再有边界,它们都能持续探索、自我更新、终身成长。新的社会形态也将在此形成,孕育出未来的城市之美。

未来的城市空间变得足够开放包容、沟通自然、积极共享之后,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之家,才逐渐有了温度,才能被称之为归宿。


相关:

IDC:估量2026年中国AR、VR市场规模将超800亿原标题:IDC:预计2026年中国AR、VR市场规模将超130亿美元(约合873亿人民币)驱动中国2022年5月26日消息根据IDC最新预测数据,2021年中国AR/VR市场IT相关支出规模约为21.3亿美元,并将在2026年增至130.8亿美元,..

三星电视持续16年卖成世界第一:一哥不是盖的在国内电视市场,小米连续13个季度居出货量第一,但放眼全球的话,则是另外一副光景。调研机构Omdia本周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结束后,全球电视品牌的销售份额统计。总的来看,当季出货量增加4.3%,达到4907万台,销售..

上一篇: 开箱|接近形态极限的小米手环 7,还能进级啥?
下一篇: 微软Surface Laptop Studio已正式撑持动态刷新率功能 以改善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