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疫悠哉 情之下的拐点 实体零售离开“舒适区”


更新日期:2020-02-13 01:37:39来源:网络点击:1551675
疫情之下的拐点 实体零售离开“舒适区”

盒马预约下单、多点当日达变成延迟配送……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众多线上平台纷纷出现爆仓的现象。

小编了解到,在春节期间,家乐福订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6倍。自春节起,家乐福全国51个城市209家门店,在春节期间(1.24-2.8)为消费者累计提供蔬菜11000吨、猪肉1340吨、水果3800吨、鸡蛋900吨。

疫情之下的拐点 实体零售离开“舒适区”

值得注意的是,线上消费则再次成为了消费者的首选。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到家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300%以上,且每日环比双位数增长。其中,蔬菜订单量同比增长680%,大白菜、土豆、长白萝卜、西红柿订购量最多。


疫情之下的拐点 实体零售离开“舒适区”

不仅如此,沃尔玛、盒马等多家超市的线上订单需求均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据了解,沃尔玛到家在客单价和订单量,双双呈现出激增的态势,在客单价方面,沃尔玛京东到家对比平日近翻倍增长;整体到家业务的订单量每日以10%的速度递增。

沃尔玛也不得不积极增加店内配货及达达送货到家的人手,以满足当下顾客旺盛的线上购物需求。而盒马则是推出一种创新用工模式,主动向因疫情造成停业的西贝等众多餐饮业发出共享员工的邀请,以此来应对人手不足的问题。

疫情之下的拐点 实体零售离开“舒适区”

事实上,电商的崛起已有时日,实体零售数字化转型也由来已久,但仍有部分企业停留在传统零售的路口徘徊,对于转型还是处于观望或是试水的状态。

一位零售企业负责人对小编介绍:“如果自己研发投入巨大,吸引人才也难,效果不好评估;如果采取外包方式的话,市面上并没有特别成熟的公司,所以一直在保持观望。“毕竟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谁也不愿意走出舒适区,没有逼到一定份上就不主动寻求转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王健认为,在市场转型过程中,企业本身经营战略和管理方式的调整也成为了挑战。如果面临的阻力还在预期内又对创新带来的风险难以评估,多数传统企业不会选择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因此,一些边缘企业、非主流的企业才会先行先试尝试转型。

不过,通过此次疫情可以看到,线上渠道成为了一个新的增长点,众多商超又将目光转向了线上。部分超市、便利店也都在尽可能开通更多的线上渠道,通过App、小程序等入口力推外送服务。部分没有自营线上平台的超市,则是依靠美团、饿了么等线上平台。


疫情之下的拐点 实体零售离开“舒适区”


小编注意到,华冠超市加大到家业务的人力配置,提高拣货、打包、配送等多环节效率,保证门店三公里范围内的订单能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不仅如此,华冠已与京东到家、美团外卖、饿了么平台达成共识,全力组织民生用品供给。

从外卖平台今年春节期间的数据表现来看,商超订单增长十分可观,而随着防疫工作的继续推进,外卖平台上的商超订单仍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苏宁易购副总裁顾伟也表示,疫情过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上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未来,将针对居家用户或者特殊时段(如恶劣天气等),在IT技术、配送履约等方面进行大量投入,发展到家业务。

精益零售理论创始人龚胤全认为,此次疫情势必将加速实体零售企业的变革,促使零售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从供应商、原料商、生产工厂、物流商、顾客等全价值链实现数字化转型。

同时,他指出,数字化转型的前提是企业必须要有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传统零售业主要是采购成熟的供应商的商品进行销售的,而制造型零售业是指产、供、销一体化运营的企业。例如,7-Eleven、Zara、优衣库、无印良品都是制造型零售业。企业应该全程主导商品企划、研发、生产、物流、销售等全价值链业务活动。举例来说,商业地产须为租赁商户赋能甚至是联合经营,零售商必须与生产商结成战略同盟关系。”


赵驰/文

部分图片由企业提供


相关:

海南陵水150吨冬季瓜菜发车驰援湖北鄂州  中新网海南陵水2月12日电 (陈冰 胡阳)2月12日,10辆满载着陵水冬季瓜菜的卡车先后驶出海南陵水润达现代农业产业园,这批150吨的驰援瓜菜将运往湖北省鄂州市。   这批物资为陵水县委、县政府免费捐赠给湖..

与病毒赛跑 走近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抗击疫情第一线  与病毒赛跑 为生命守护——走近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抗击疫情第一线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时指出,要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进行科研攻关,加大相关试剂、疫苗、药品的研发力度,争取早日..

上一篇: 湖北大会战:战情仍急攸关全局,调兵遣将纵深推进
下一篇: 美团大数据来了!无接触配送订单占比超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