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美国阿富汗战争 知道你为何爱花钱吗?因为太爱看朋友圈


更新日期:2019-03-06 13:34:17来源:网络点击:1323217

微信朋友圈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6日消息,美国人现在不像以前那样喜欢存钱了,反而更爱花钱了,原因有很多。不过,美国和加拿大的经济学家现在有了新的解释:看社交媒体太多了。

2018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率约为7%,虽高于大萧条之前创下的3%历史最低水平,但远低于过去几十年的水平。潜在解释有多个:工资增长放缓,越来越贵的住房和医疗护理等必需品占据了大部分个人收入,信贷政策放宽让人们比以往更容易超支。

现在,一支由美国和加拿大经济学家组成的团队发布了一篇论文,对储蓄率降低提出了新的解释,这次聚焦的是个体心理学。新解释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一个简单的观察:个人消费要比不消费更容易被其他人看见。媒体格局的变化让其他人的消费者比以往更容易看到,导致所有人花钱更多了,存钱更少了。

人类是社交型生物,喜欢拿好友和邻居们的生活进展来评估自己的社会地位,想要追上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当的人,领先不如自己的人。正因为此,当我们看到其他人在花钱时,我们也会想:“我们也可以或者应该花钱。”

美国个人储蓄率走势

“一艘船停在私人车道上吸引的邻居们注意力,要比没有船更大,”经济学家解释称,“同样地,一位朋友或者熟人被遇到外出就餐或者发布展开一段昂贵旅行的消息,购买一款中意的产品,所引发的关注都要比没有做这些事要更大。”

消费不确定性

其他人发出的这些信号之所以特别强大,一定程度上源于我们在如何消费上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大量证据表明,人们确实常常在做储蓄决定时‘抓救命稻草’,这就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寻求获得社交提示的帮助,”论文作者称。

大卫·赫舒拉发(David Hirshleifer)是论文的作者之一,他通过邮件表示:“储蓄是消费的对立面,它容易让你认为你的储蓄已经足够,因为你并不像熟悉的一些人那样举办奢华的派对、搭乘昂贵的游轮。但是,这种沾沾自喜的心态具有欺骗性,因为这些派对和游轮可能并不是你熟人的典型生活,他们只是在记忆中突显出来。

50年前,我们的消费习惯参考系还相对较小。当然,我们有朋友、邻居以及同事。但是,这一切已经发生了改变。电视给我们带来了《富人和名人的生活方式》节目、家庭购物网络,甚至是参赛者争相前往热带岛屿享受大餐的真人秀。

接下来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在交流论坛和专业网站发布的展示自己购买的热门新产品的帖子,要比那么没有展示购买产品的帖子更有趣。

社交媒体扩大参考系

现在,我们有了社交媒体。我们可以登录YouTube观看孩子为昂贵玩具开箱的视频。Facebook能够让我们始终与富有的大学同学保持联系,后者似乎始终在度假。我们可以分享在点评网站Yelp、旅行网站TripAdvisor等网站上的详细消费信息。我们还可以在Instagram上看到同事昨天晚上吃的什么。

论文作者称,在社交媒体上,一个有关消费活动的帖子就相当于向好友发去了一个通知,而没有参加消费活动的帖子就没有这种效果。

这种饱和式消费内容产生的净效应就是,我们每天都在被消费、消费、消费的信号所轰炸。“人们会作出推断:低储蓄是一个好主意,”作者称。

经济学家在论文中花了大量篇幅介绍他们建立的一种精密数学模型,以准确地解释这种消费传染病原理。这项研究的启示之一就是找到让非消费行为更为可见的方式,这可能会帮助人们形成更为现实的整体消费者观和储蓄行为。

“如果你想确定自己是否超前消费,可以特别留意好友在做一些节俭事情时你的心态,例如在家中度假或者继续开已有15年历史的车,”赫舒拉发称,“如果你想拿自己和其他人作对比,试着现实一些。”(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iFeng科技”。


相关:

陈冠希怼上孙笑川,但到底什么才是真国潮?作者/少年于谦 不久之前,关于潮流,国内两位潮牌主理人在网络上进行了一场battle。论战双方分别是号称“潮流教父”的陈冠希和新晋网红孙笑川,争论缘起于粉丝之间的误导,在此不多言表。不过话题的火力点逐渐转移..

演员张恒瑞在法国电影中饰演绑匪引起关注近日,由法国著名导演克瓦兹克担任总导演的全球发行院线电影(神奇赛文)在新疆吐鲁番开机,该电影由埃里克·坎通纳,屈菁菁领衔主演,蒋雯丽,陈百祥,王沛禄,张恒瑞担任联合主演。 演员张恒瑞在电影中饰演..

上一篇: 期货仓单能否质押融资?民革中央建议完善动产担保登记制
下一篇: 发改委主任何立峰:今年经济形势稳中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