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两面针闷声作大死play4 :连亏13年,副业没干成,主业被抛弃


更新日期:2020-01-03 14:55:19来源:网络点击:1527558

两面针终于要“断臂求生”了。


在2019年的尾巴上,这个曾经辉煌的过敏牙膏品牌终于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发布了一则重大资产出售公告,拟以11.74亿元的交易总价,向控股股东广西柳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售其持有的房地产公司、纸品公司的相关股权及债权,交易方式为现金支付。


简单来说,就是两面针要把一直亏损的做房地产和纸品的子公司卖掉,回收资金——估计很多人和鲜姐一样,直到看到公告才知道,两面针竟然还做房地产?


两面针确实早不再只是一个“牙膏厂”了,日化、纸品、医药、房地产... ...两面针想做“生态圈”的野心勃勃,然而这个梦做了十几年,最终还是要碎裂。


两面针闷声作大死:连亏13年,副业没干成,主业被抛弃


做梦的代价是惨痛的,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对原本风光的两面针牙膏是极大的拖累。发展多元化的十六年,也是两面针被市场抛弃的十六年。


两面针闷声作大死:连亏13年,副业没干成,主业被抛弃

“牙膏第一股”,上市即巅峰


两面针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1年成立的亚洲枧厂等5家小型私营肥皂厂,1978年改革开放后,从几家合并的日化厂分离出牙膏车间,取名叫柳州市牙膏厂,这就是两面针的前身。


两面针闷声作大死:连亏13年,副业没干成,主业被抛弃


1979年,两面针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支中药牙膏,这在当时可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柳州市牙膏厂凭此快速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牙膏厂之一。


两面针闷声作大死:连亏13年,副业没干成,主业被抛弃


1994年,柳州市牙膏厂进行股份制改革,成立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两面针”这个名字,作为国产牙膏的佼佼者走进千家万户,和中华、黑妹成为中国牙膏市场的三大著名品牌,那句“一口好牙,两面针”的广告词每天都在电视上循环播放。


1992年到1995年,高露洁、联合利华、佳洁士等国外牙膏品牌陆续进入中国,国内也陆续有牙膏厂商成立,加入战局。即便如此,两面针依然保持着傲人的势头,一路高歌猛进,2001年,两面针牙膏年产销量突破了4亿支。2002年,“两面针中药牙膏”被评为为中国名牌产品。


据公开资料,2000年至2002年,两面针牙膏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1.16%、14.22、16.30%。那时候的两面针,推出了金银花牙膏、强效中药牙膏、洁白、全能护理牙膏等多种系列,在低中高各个档次都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中档牙膏领域,地位稳稳当当——自1996年起,两面针牙膏的产量和销量就长期位居全国牙膏行业前三名。


2003年,两面针的总营收为人民币5.86亿元,扣非净利润更是高达2800万元。其中,仅仅是日化板块中的牙膏业务就为两面针创收4.43亿元,占总营收的76%。


两面针闷声作大死:连亏13年,副业没干成,主业被抛弃


2004年1月,仍处在鼎盛时期的两面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正式登陆资本市场,成为行业内首家上市企业。当时的两面针市场占率有高达13%,牙膏收入达到2.92亿元,在市场上仅次于佳洁士、高露洁,位居国内品牌第一,风光无两。


但是谁也想不到,“牙膏第一股”的上市即巅峰,之后的两面针“飘了”,开始走上连续十三年的亏损之路。


两面针闷声作大死:连亏13年,副业没干成,主业被抛弃

多元化经营,连亏十四年


2006年,对于两面针来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年开始,两面针的扣非净利润由正转负,亏损1.08亿元;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直到现在,两面针依然没有扭亏为盈。13年过去,累计亏损已经超过13亿元。


其实,上市后的前两个年头,虽然两面针的总营收依然能维持在5亿元以上,但已经充分释放了危险信号,从2004年到2005年,两面针的扣非净利润却出现了大幅下滑,分别为700万元和400万元。


两面针闷声作大死:连亏13年,副业没干成,主业被抛弃


那么,为什么呢?


不可否认,确实有市场竞争太惨烈的原因,但如果让牙膏市场独自背下这口锅,那就太过分了。


2004年,两面针曾在招股书中表示,随着外资企业大量涌入,导致国内牙膏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也在不断下降,加之两面针所需要的中草药原材料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面临的竞争是极其激烈的。


因此,两面针“鬼才”地准备走多元化的路子,除了牙膏,两面针列出了十项募集资金的用途,其中包括房地产业、旅游用品业、药业、糖业等多个领域——大力扩展业务边界,通过多元化业务创收,这就是两面针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做出的应对方案。


事实证明,这个应对,错得一塌糊涂。


两面针上市募集的6.57亿元资金,分散投入到了10个项目中,除了牙膏主业之外,还涉及纸尿裤、卫生棉、洗涤剂等业务。


即使在连续亏损3年后的2009年,两面针把多元化的脚步迈进入纸品行业。然而,不幸的是,纸业正是公司最大的投资败笔。10年以来,纸业始终亏损,亏损额少则数千万,多则上亿,对其他板块的正常经营也造成了影响,给公司整体造成巨大的财务压力。


2019年半年报显示,两面针旗下有5家控股子公司亏损,合计亏损金额达3322.83万元。其中,纸品公司净利润亏损2847.88万元,房开公司净利润亏损176.47万元,日化公司净利润亏损245.14万元,进出口贸易公司净利润亏损39.11万元,卫生用品公司净利润亏损14.23万元。


两面针闷声作大死:连亏13年,副业没干成,主业被抛弃

资料来源:两面针公告


多元化业务带来的亏损拖累了主业,业绩一蹶不振,两面针彻底陷入泥潭。


“本末倒置”的两面针在家用牙膏市场已经被主流抛弃,2016年,公司4360万支家用牙膏,市场占有率已不足百分之一;到2018年,两面针家用牙膏的销量减少至3350万支。


两面针闷声作大死:连亏13年,副业没干成,主业被抛弃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两面针显然对自己当下的状况也十分了解,所以才有了出售资产的决定,虽然两面针一度被上交所质疑为“借处理资产避免亏损”,但两面针在回复函中给予了否认,称“公司本次交易的目的是减少公司亏损,降低公司负担,为公司业务转型提供资金支持,致力于聚焦主业,发展日化产业。


至于两面针牙膏还能不能回归主流市场,仍然是个未知数,老牌子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在那里,就看公司准备怎么“玩”了。


两面针闷声作大死:连亏13年,副业没干成,主业被抛弃

还有几根救命稻草


两面针真的是很“神奇”的一家公司,虽然制定发展战略的眼光差了点,但投资的眼光确实很独到。这也是公司连亏十几年,依然能在A股屹立不倒的原因。


两面针闷声作大死:连亏13年,副业没干成,主业被抛弃


1998年,两面针作为发起股东投资中信证券,持股3.83%。2003年,中信证券A股上市,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中信证券的股票成了两面针的救命稻草。


从2006年起,两面针一旦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弥补主营业务亏损,就卖一部分中信证券股票。2006年末,公司就紧急出售中信证券488万股,套现1.25亿元,获得投资收益1.16亿元。


2006年到2018年,两面针通过出售中信证券股票,累计套现超过10亿元。


不过,股票总有卖完的一天,截止2018年末,两面针还持有中信证券865.98万股,已不足0.71%。这根救命稻草还够用几次,谁也不好说。


还有一个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在家用牙膏市场两面针已经快“查无此膏”了,但在酒店牙膏市场里,两面针还是老大。


回想一下,几乎每次出门住酒店,配套的牙膏都是小小管的两面针。


从2000年开始,两面针就开始“进攻”旅游牙膏市场,而且可以算得上一帆风顺。到2016年,两面针已经是锦江之星、如家、汉庭、和格林豪泰等连锁酒店的牙膏供应商了,是旅游牙膏市场中名副其实的霸主。


两面针闷声作大死:连亏13年,副业没干成,主业被抛弃


两面针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在酒店牙膏市场的占有率估计超过50%。当年,公司卖出11.74亿支酒店牙膏,收入8629.22万元。2019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两面针家用牙膏销量为668.83万支,旅游牙膏销量则为27.94亿支。


但是,旅游牙膏和家用牙膏的售价显然不是一个量级的,2019年的668.83万支家用牙膏的收入为3753.12万元,而28亿只旅游牙膏的收入却只有2243.21万元,平均每支也就七八分钱。


市占率高,但利润却也是薄得够呛,即便如此,酒店牙膏市场的优势,两面针却一丝一毫都不敢松手,即使它已经成为了不少人眼中的“低端牙膏”。


两面针闷声作大死:连亏13年,副业没干成,主业被抛弃


两面针,在错误的道路上坚持了14年的“殉道者”,亲手丢掉了天时、地利、人和,生生把自己“作”到了现在这个举步维艰的局面。


两面针闷声作大死:连亏13年,副业没干成,主业被抛弃


回归主业的两面针还能找回场子吗?


谁知道呢,恐怕真要如歌里唱的那样,“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相关:

新加坡经济遭遇急刹车,李显龙说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是什么原因,导致衰退阴影笼罩到新加坡这个亚洲经济体模范生头上?▲资料图。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图片来自视觉中国。文 | 徐立凡2019年,新加坡经济遭遇了急刹车。新加坡日前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新加坡GDP..

美国袭击伊朗有关目标,击杀伊朗高级指挥官【环球网快讯】路透社刚刚消息称,美国官员证实,美国周五对巴格达两处与伊朗有关的目标发动了袭击。路透社还称,一位伊拉克民兵组织发言人说,一名伊朗高级指挥官和一名伊拉克民兵组织指挥官被杀。路透社报道截图..

上一篇: 支付宝前员工接连被捕,原因都是“非法吸存”
下一篇: 豆瓣8.8分,这套不停反转的好剧看到人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