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宅基地交毛巾架 易全国推广 农民工工资水平会大幅提高


更新日期:2019-03-06 20:18:52来源:网络点击:1323740

  乡村宅基地交易的试点正在稳步推进,媒体上已经可以看到多篇有关报道。

  笔者认为,在将试点经验全面推广前,有关部门还应该做一件事:对宅基地交易推广后可能对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进行评估。预先评估的理由是,相对于全国来说,试点所涉及的几十个县农民工数量有限,不会影响大局;但若将试点经验推广到全国,就可能对整个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房价)大大低于城市。农民工的家属留在家乡,家庭用房也建在家乡,乡村的低生活成本使农民工的工资底线(即劳动经济学中所说的保留工资)远低于城镇户籍职工。北京大学卢锋教授的研究表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农民工的平均月工资一直徘徊在大约相当于城镇正式职工工资50%~60%的水平。直到今天,这一比例仍然维持不变。

  2004年以来,农民工相对缺乏,工资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与此同时,他们的生活开支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例如,农户竣工住宅每平方米平均造价从2005年的334.4元,增加到2017年的882.2元。同样按每户住房200平方米计算,农民工回乡建房的开支就从6.7万元增加到17.6万元。再如,2004年还没有多少人听说过的智能手机,今天已经成为农民工工作和消费中的标配。

  因此,在现有工资水平下,平均来说,农民工几乎不可能通过节衣缩食,把购买宅基地的费用省出来。

  

  前些年农民工工资的温和上涨,是因为高劳动生产率的(青年)农民工供不应求。当这种供不应求从青年农民工扩展到中老年农民工时,就会推动农民工工资加速上涨。

  制造业“机器换人”确实在逐步减少农民工需求,但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服务业(如快递、外卖、家政)更多地增加了农民工需求。

  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如何,只要用一个指标就可以判断:每年新增农民工中,50岁(或6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的比重。

  从大约5年前开始,农民工供求形势巨变。2016年与2013年相比,50岁以上农民工共增加1321万,超过了同期中国全部农民工1277万的增加量。2017年,中国农民工人数比上年增加了481万,同年,50岁以上农民工人数比上年增加了711万,其中60岁以上的增加了222万,占同年50岁以上新增农民工的近1/3。这意味着在城镇现有工资水平下,能够成为农民工的乡村劳动力资源已接近枯竭,从而为农民工工资的快速上涨创造了前提。

  近来媒体上有关珠三角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开出万元月薪、北京月嫂工资普遍上万元等报道,极可能是农民工工资快速上涨的预兆。

  

  留在家乡的老幼病残需要有人照看,因而外出农民工家中的劳动力不得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城工作,另一部分留在家乡乡村照看老幼病残。以儿童为例,根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报告,全国乡村父母至少一方外出工作的儿童数量为6102.55万。其中,儿童自己单独居住的仅占3.37%,其余5900万儿童由外出农民工的配偶、父母或亲戚来照看,估计这部分劳动力数量在4000万以上。此外,还需要加上因照看老、病、残而留在家乡的劳动力。

  有些乡村经济比较发达、非农就业岗位较多,留在家里的劳动力可以一面工作,一面照看家属;但也有不少乡村地处边远、经济不发达,留在家里的劳动力除了照看家属外和干少量农活外,大部分时间没活可干。但如果这些劳动力带上所照顾的老幼病残进城,一方面城镇生活开支远高于乡村(包括增加的房租),另一方面为了兼顾照看家属,这些劳动力的收入远低于把家属留在乡村、可以没日没夜加班的那些农民工。比较收支的结果是,这些劳动力与其进城,还不如留在家乡,专门照看老人孩子。

  如前所述,推广宅基地交易会使建房开支与农民工工资双双大幅度上升。建房开支大幅度上升,则“家属留乡村”的开支大大增加,城乡生活开支差距缩小;农民工工资的大幅度上升,原来留在乡村的劳动力带着所照看的老幼病残一起进城,经济上就不再得不偿失。建房开支与农民工工资“双增”的结果,是一部分农民工家庭有意愿也有经济能力城镇化。

  之所以强调“一部分农民工家庭”,理由是:首先,农民工内部存在相当大的收入差距。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275元,其中农民工最高20%收入组的月均工资已经达到8823元。工资的大幅度上升会使原来收入相对高、但仍进不起城的一部分农民工家庭具备进城落户的经济能力。

  其次,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照看的程度和花费不一样。3岁以下的孩子只能由家人整天看着;3~6岁的孩子可以送非义务教育的幼儿园,但开支不小;6岁以上孩子上的是属于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经济负担较轻,看护者可以有较多时间工作挣钱,因而家有学龄孩子的乡村劳动力更有可能或举家一起进城,或在家乡县城买房或租房、让照看孩子的劳动力边工作边照看孩子。

  建房开支与农民工工资“双增”有利于农民工城镇化,但对其他阶层有不利影响。如前所述,免费分配宅基地降低了乡村建房成本、进而(与农民工供过于求一起)压低了农民工工资。低工资一方面增加了用工企业的利润,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廉价的产品与服务。这意味着企业与消费者分享了乡村免费宅基地带来的利益。

  反之,推广宅基地交易和农民工工资上涨的后果,也会分摊给企业和消费者,特别是产能过剩、产品无法涨价行业的企业,以及所在行业因不景气而减员、生活开支因还房贷而很难下降的一部分城镇居民。如何在推广宅基地交易、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是需要及早考虑的问题。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DF378)


相关:

推进资产证券化 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我国现有的以个人住房租赁为主体的分散性租赁存在着房源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突出问题,推进资产证券化,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是一条可行之路。   随着我国城..

浙江2019年城镇生活垃圾总量增幅控制在1%以内   新华社杭州3月6日电(记者顾小立)记者近日从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浙江今年将加强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将城镇生活垃圾总量年增幅控制在1%以内。 ..

上一篇: 中证协:联合上交所拟于近期举办三期科创板专题培训班
下一篇: 汪泉代表:长三角应加强协同创新提升创新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