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央行降准集散中心 意在稳实体经济


更新日期:2018-10-08 00:04:40来源:网络点击:1201727

  中国人民银行10月7日发布公告,自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这部分MLF当日不再续做。

  央行负责人表示,本次降准的目的是优化流动性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释放约7500亿元增量资金,可以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来源,促进提高经济创新活力和韧性,增强内生经济增长动力,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央行选择在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发布公告,能较好应对因为长假期间外围市场资产价格的波动所带来的预期冲击,体现了央行更加重视市场的预期管理。本次降准主要应对稳增长和外围波动。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分析师梁斯对记者表示,近期监管层的一系列动作旨在解决两个问题:强化预期管理,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有效疏通信贷传导机制,提振对实体经济支持。降准有利于金融机构及实体经济减负,政策基调没有变化。同时影响流动性需求,增强商业银行信贷供给意愿。降准的作用不仅在于释放流动性,更在于表明央行在维护市场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层面的决心,这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均有较强的正向信号作用。

利率是稳定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适度的,不会形成贬值压力。降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更加巩固。作为大型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出口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中国经济以内需为主,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较为完善,进口依存度适中,人民币汇率有充足条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央行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李超表示,中美货币政策出现边际分化是大概率事件,美联储加息操作不会成为制约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广义货币M2增速历史性低于实际GDP和CPI之和,从历史流动性比较角度,目前央行货币政策算不上宽松,是汇率基本稳定的基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过前期的贬值下跌之后,央行逐渐收紧了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未来继续收紧的概率较高。因此,央行未来有望进入连续降准通道,汇率贬值不会成为核心制约因素。

  梁斯认为,未来有四个方面要关注:一是继续保持流动性总量均衡合理,维护市场利率正常运行,避免市场利率出现大起大落,稳定市场参与主体信心。二是合理掌握“去杠杆”的节奏和力度,既要防止杠杆水平再度攀升,又要防止出现大规模债务违约,避免造成“误伤”。三是要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有效引导市场预期。监管机构要及时解释市场异象,可以选择有市场影响力的专家传递政策意图,降低操作成本。四是真正做到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减负,推动降税负、降成本等措施落到实处,提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正面预期,增强放贷意愿。

(责任编辑:DF387)


相关: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张明:七评本次央行降准   1、这是今年以来第三次降准。2018年4月与6月,央行分别降低准备金100与50个基点,本次央行再次降准100个基点。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50个基..

经济学家马光远:降准可以稳预期 稳房价摘要 【经济学家马光远:降准可以稳预期 稳房价】经济学家马光远表示,降准是对的,降准可以稳预期,稳经济,特别是稳房价。当然,降准也意味着去杠杆政策其实已经退出,货币政策回归现..

上一篇: 前9月多达293只基金进入清算程序!竟是去年全年近三倍
下一篇: 北京金融正加快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