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发展总基调长沙话 将继续保持“扩内需、防风险、稳增长”


更新日期:2018-07-27 04:13:45来源:网络点击:1126973

GDP总量为41.90万亿元,名义增速约9.98%,实际增速6.8%,同比名义增速降低1.38个百分点,实际增速降低0.1个百分点,通胀明显减少。从经济增长动力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7%,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8.5%,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1.4%。

  就业水平相对平稳,物价运行总体稳定。从就业状况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处于4.8%—5.1%区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不断扩大,超过4.3亿人;民营经济增长迅速,是拉动就业增长的重要力量。从物价水平看,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生产价格稳中有涨,价格运行总体较为平稳。受非食品价格稳步上涨,全国CPI上涨2.0%。受国内供需关系调整和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影响,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基本呈现上涨态势,这也是引起PPI上涨至3.9%的主要原因,而多数工业行业价格涨势平稳。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效益凸显。从三大产业看,第三产业对GDP同比拉动约为4.1个百分点,分项累计同比达到7.6%,已成为经济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第二产业占比较去年有小幅回升,制造业存在复苏迹象,下半年有望保持强势劲头实现6.5%的既定目标。从投资结构看,投资驱动力正从基础设施投资驱动转向为制造业投资驱动和民间投资驱动,必然会出现结构性降速。2018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为6%,基础设施建设增速为7.3%,较去年同期下降14.6个百分点,放缓迹象日趋明显,而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三个月上升至6.8%,达到历史新高,且民间投资增速也维持在8.4%的水平。从消费结构看,我国消费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其商品结构、城乡结构持续优化,消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的作用。

  上半年我国外贸仍实现较快增长,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2.21万亿美元,增长16.0%,其中出口1.17万亿美元,增长12.8%;民营企业继续保持出口第一大经营主体地位,占比为47.5%;对新兴经济体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对越南、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巴西进出口增幅分别达到19.8%、18.8%、16.0%和15.4%。

  新供给、新动能持续发力。随着我国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供给、新动能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动力。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2%、11.6%和8.7%,均高于整体规模以上工业水平至少2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光纤、智能电视等新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均超过整个规模以上工业。在服务业中,前5个月的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8.1%和15.4%,均比去年同期分别提升2.4和4.5个百分点。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1%,无论是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还是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分别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20.4和21.5个百分点。

国际贸易与跨境投资的某些领域极为敏感的情况下,我国不仅需要加大对外开放程度、开拓新的贸易市场、优化贸易结构、提升贸易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在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要扩大内需,培育新动能、新增长点,继续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坚持稳中求进、底线思维,守住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扎实内功基础,实现经济稳步增长。

  注意引导预期,扩大有效内需。无论是扩大进口、促进消费升级还是扩大有效投资,从国家政策角度具有逻辑连续性与一致性,扩大内需并非走宏观政策刺激的老路,而是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存量+增量”相结合的扩大内需。因此,扩大内需的着力点是扩大和升级消费需求,尤其是信息消费,进一步扩大进口调整国际收支结构、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供给结构,尤其是推动对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投资、产业化,并以此拉动和承接升级国内消费需求。

  规范市场秩序,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高质量建设,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需建立完善规范化市场秩序,实现社会以诚信为本、完善法制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等,国家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并严格落实与贯彻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够有效地改变供给、需求、投资、消费等市场的扭曲行为,价格、税率、利率、汇率等信号才能不失真,发挥经济理论的指导作用,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守住风险底线,稳定经济增长。须做好以下四点:一是保持宏观政策定力,提升风险容忍度,保持流动性管控;二是发挥金融委的统筹协调,统筹政策节奏与力度,警惕去杠杆的“次生风险”,平衡“防风险、改革、发展、稳定”间的关系;三是针对不同领域与市场采取差异化、个性化的风险防范措施;四是强化市场约束,提前预防、分散风险,善于抓主要矛盾、精准施策。

(责任编辑:DF387)


相关:

中国疾控中心答百白破疫苗相关问题原标题:中国疾控中心答百白破疫苗相关问题   综合新华社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25日就疫苗接种有关问题回答公众关切。国家药监局网站日前刊载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效价指标不合格的百白破疫苗相关..

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进入历史最活跃时期   “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进入历史最活跃时期。”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26日在此间表示,中国与东盟现在每周有3800架次航班往返,双方经济合作日益..

上一篇: “台球+”战略助推江西玉山转型升级
下一篇: 应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