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长春到上海


更新日期:2014-01-22 01:38:53来源:网络点击:8557

  iPhone 5S的Touch ID,是否会将生物认证变成移动设备上的标配?

  身份认证与个人数据安全是互联网公司需要面对的长久议题,但移动互联网让它们有了变数。iPhone 5S推出了Touch ID,与邮箱地址相比,它是一个让数据与本人严格匹配的ID,而在手机完全成为私人财产的今天,个人数据越积越多,隐私也更容易被窃取,数据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而这些新方式与新挑战,勾勒出一个更有颠覆性(或者破坏性)的场景:通过对个人数据的挖掘利用,互联网可以是完全个性化的;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让人们拥有新的“身份证”,移动支付、智能产品操控会变得异常便捷;从隐私的角度,你还可以将个人数据通过一些产品锁起来。或许在未来,走进一家星巴克就可以瞬间实现自动付款,注视一款新型智能机就可以将自己的数据全部导入。

  这种既便利又科幻的生活,听起来是大势所趋,但与数据安全相关的话题总是充满争议,更像是巨头的游戏,甚至成为社会基础设施中的一部分。创业公司能否分一杯羹?

  生物识别:有望成为标配

  代表产品:iPhone 5S、GALAXY S5、KeyLemon、Nymi、音付、FIDO

  手势、指纹、人脸、眼球、声音这些方式都能够识别出独一无二的你。iPhone 5S中引入了Touch ID,苹果为此收购了指纹感应器制造商AuthenTec;三星GALAXY S5将会通过虹膜扫描解锁;瑞士初创企业KeyLemon可以鉴别用户的脸和声音;加拿大实验室推出的Nymi能够通过心电图感应器来检测用户的心跳频率;中国天津的“音付”可以将用户的语音口令存入个人数据库来进行确认,目前已经应用于话费、网费、快速支付和转账。

  每种识别方式都可以衍生出几种解决方案,有个名叫FIDO(Fast Identity>汽车产业,车主走到汽车旁自动认证并打开车门,也并不是神话。

  加密与密码管理:做移动智能设备的“保安”

  代表产品:1KEY、GalaRing、Aptiq、微护照、认证宝、手机密令

  一些产品正在借助移动外设来进行加密,以保护你的信息安全。1KEY是一款蓝牙接口外设,可以辅助进行用户身份识别,备份和恢复手机通讯录等隐私信息;一款名叫GalaRing的智能戒指可以通过触碰带有NFC功能的智能手机进行程序锁定,将隐私信息锁起来禁止他人应用。

  通过软件来加密,也可以做到对用户各种密码的管理,甚至替代。认证管理公司Aptiq的加密工具是一个虚拟密钥,国内创业公司认证宝、微护照的加密工具是动态二维码。或者通过软件来构建通用账号平台,手机密令是一款聚合型手机令牌产品,可以在一款App中同时管理淘宝、人人、财付通等社交平台与支付平台的账号,希望达到一个身份登陆所有产品的效果。这些模式也有望与生物识别结合。

  打造设备的身份库:只跟踪智能设备,不跟踪人

  代表公司:通付盾

  这类产品的初衷往往是为金融机构提供风控管理。追踪用户的支付记录会触及用户隐私,中国企业“通付盾”构建了一个“网籍库”,为每一台PC、pad、手机等智能设备进行编码,收集其所在网络、操作系统、使用习惯的信息,通过分析设备行为,控制支付风险,为了与支付对接,它开发了多种认证方式。

  创业邦 > 《创业邦》杂志 > 2014年01月 > 前沿 > 身份认证的革命

  历史查询:

  自白

  苹果推Touch ID是在抢底层

  顾晨炜:挖财总裁

  通过更电子化、智能化的方式去做认证,肯定是趋势。挖财内部刚刚发起了一个项目:想让用户在我们的App里买基金,想要完成这种大额、远程、“无磁”支付,必须提前认证。在认证之前,这盏象征安全的灯是暗的,认证之后就亮了,但亮的程度有很多种。我们可以自己做,可以和Touch ID对接,或者找公安部、移动运营商对接身份证号与手机号码,甚至推给基金公司去做后续的认证工作。但毫无疑问,这盏灯的亮与暗之间的区别非常大。

  认证这件事情,是所有做支付、电商、社交的公司都需要考虑到的。其中的悖论是,大家都要在安全和便利性之间找平衡,想要安全就导致不便利;如果要便利,就无法确定百分之百是你,很难判断“屏幕对面的是人还是一条狗”。

  尤其是在手机上,大家还在做新的尝试。Touch ID的推出让我觉得苹果非常聪明。10年前,我还在Capital>Twitter的API接口,导出与用户相关的信息。例如,豆瓣可以把你看过的书、电影、说过的话都导出来,目前豆瓣比较开放,新浪微博、人人网稍封闭一些。

  Email依然是PC互联网上的重要认证,我们通过那几家的API导出数据时,需要获取到工程师的email,发给对方来提取。Email是可验证的。指纹、人脸等生物识别技术,在我看来也相当于给你一个ID,每次识别的时候再去比对。

  但隐私永远是值得讨论的议题,最近火起来的Snapchat不就号称防止隐私泄露吗?

  现实社会的行为数据,在网上也会变得容易获得

  刘二海: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

  人的一生花在自我介绍上的时间着实不少,有了身份,还需要识别身份。现实世界中,识别个体的生物身份最可信赖的应该是DNA检测,但并不容易。于是就出现了很多替代方式。生物方法包括指纹、面部、眼底等。密码及钥匙是最古老的方法。

  由于网络的虚拟特性,自然引出了身份识别的新问题,我认为网络上一切活动的开始,都是身份,匿名也是一种身份,正如现实社会中一样,身份是社会运作的基础。

  身份识别要求便捷和安全。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通过手机识别身份是便捷的方式,但我们必须考虑手机丢失带来的安全问题。

  一旦身份在网络能够识别,则很多业务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最基础的自然是与财富相关的业务,如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络汇款等。

  另外,社交网络也成了人们了解对方的一个重要途径。据说,很多大学招生录取学生,单位招收员工、高管,都要研究其在Facebook和Twitter上的言论。也就是说,身份识别会与网上行为分析相结合。

  可以预见的是,其一,身份识别的技术会越来越先进,诸如指纹、面部、密码、加密装置等,一旦加密技术打开大门,网络对现实世界的渗透会越来越广泛;其二,社交网络的发展以及日益增多的网上活动,为个人网络行为分析提供了可能,这也是所谓的大数据分析;其三,现实社会的行为数据在网上也会变得容易获得,比如个人信用调查、个体资格查询(如:毕业证、学位证)等;其四,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手机外设成本降低,手机会在身份认证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五,网络越重要,网络安全和隐私也会变得越受关注;其六,与身份认证相关的业务技术性强、应用广泛、市场容量大,往往会出现赢者通吃或少数玩家胜出的局面。

(责任编辑:DF122)


相关:

全面准确认识国内生产总值7.7%的增长速度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7%,完成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如何认识7.7%的经济增长速度

郭同新:全面准确认识国内生产总值7.7%增长速度  统计局网站消息,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7%,完成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如何认识7.7%的经济增长速度?   我们观察和评判经济发展,不仅要看结果,也要看过程。2013年,国际金融危机进入到第..

上一篇: 王安顺:7600亿治霾是发展机遇
下一篇: 你是“恐飞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