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中信证券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 :国企改革加速落地 重点布局三大主线


更新日期:2017-03-22 08:20:28来源:网络点击:703265
摘要 建议布局三大主线:第一,电力、石油、天然气、电信、民航、铁路、军工等行业的央企混改试点;第二,前期预期较高或政策密集,且国资质量高的北京、上海、?广东、山东、云南等地的混改;第三,央企兼并重组,预计主要是在煤炭、钢铁、重型装备、火电等行业进行。

  在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必须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让国企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整个经济转型升级释放新活力。

  本轮国企改革面临的约束要更多,以稳为主是更加现实的选择,既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要保障非国有资本投入者的权益。因此,新一轮国企改革不是要求快,而是要求好。

  目前阻碍国企改革的一些技术性因素逐步得到明确或解决,未来国企改革有望迎来加速落地阶段。建议布局三大主线:第一,电力、石油、天然气、电信、民航、铁路、军工等行业的央企混改试点;第二,前期预期较高或政策密集,且国资质量高的北京、上海、广东、山东、云南等地的混改;第三,央企兼并重组,预计主要是在煤炭、钢铁、重型装备、火电等行业进行。

  军工行业国企的占比为70%,电力及公共运输行业的占比为61.36%,钢铁行业的占比为60.3%,这些行业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

  从吸纳就业和促进社会稳定看,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且国有企业员工众多,吸纳大量就业人口,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有单位的城镇就业人口数量从2005年以来一直保持稳定,约为6500万人,占全部城镇就业人口的比例为15%左右。

  工业增加值增速方面,国有企业大幅落后于民营企业的增速,经营效率也低于民营企业;在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方面,国企也低于民营企业。

  最后,从潜在风险看,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导致过度融资,债务压力显现。国有企业债务融资规模大,近年来负债量和资产负债率不断增加,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65%。相较于市场上的其他企业,国有企业的杠杆率(65%)高于私营企业(50%),说明国有企业吸引了更多的信贷资源。高负债的运营模式导致财务压力较大,其中的风险值得注意。

  在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必须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让国企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整个经济转型升级释放新的活力。

  GDP增速从1995年的11%下滑到1997年的9.2%,1999年进一步降到7.7%的谷底,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大量国企职工下岗,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超过30%,风险积聚。因此,国家提出了国企三年脱困的目标,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国企改革的目标。本轮国企改革,中国经济进入全新状态,经过长期10%左右的高增长后步入L型通道,近两年GDP增速保持在6.5%至7%的区间内,国有经济效益尚可,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了利润总额的同比增加,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1%左右,总体风险可控。因此,形势未到背水一战阶段,这就决定了本轮国企改革将是渐进的,改革持续的时间也将更长。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本轮国企改革需要更加注重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这对国企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轮国企改革需更加注重顶层设计。2015年出台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此后又发布了十几个配套文件,俗称“1+N”顶层设计。文件的出台为规范新一轮国企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未来的实践中还是要更多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推进国企改革向前发展。总之,本轮国企改革面临的约束要更多,以稳为主是更加现实的选择。同时,进展快慢并不是绝对的评判标准,既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要保障非国有资本投入者的权益。因此,新一轮国企改革不是要求快,而是要求好。

  互联网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领域分布较少。煤炭、有色、钢铁、电力及建材等产能过剩行业都是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国有资本相对集中,国企大多以独资或绝对控股的形式存在。

  再次,国资监管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完善。根据相关规定,国资监管部门既代表各级政府担任国企主要出资人,同时也要对所控股的企业行使监督与管理的职责,这种双重职责造成了国资监管部门既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国资监管部门作为出资人,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利,制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系列监管指标和规定。同时,国资监管部门又经常以文件形式对企业进行管理,这无疑造成了监管过多,导致体制僵化和企业活力不足。最后,行政垄断严重削弱了经济活力,阻碍民间投资。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动垄断领域改革,尝试放开垄断领域的某些环节让民营资本进入提高资金效率,比如石油领域的油气勘探、原油进口、成品油批发零售;铁路领域的城际铁路、市域铁路;民航领域的通用机场、航空公司等。但在政策执行中,垄断行业改革推进缓慢,效果不甚理想。行政垄断同时也造成了民间投资无法进入、加剧了投资景气逐步下降的局面。因此,只有加快垄断行业的国企改革,破除行政垄断,逐步放开竞争性业务,才能更好地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

  中国联通东方航空、南方电网、中国核建中国船舶、哈电集团等六家央企参与了混改试点,同时,第二批混改试点单位也在紧锣密鼓地筛选中,因此,今年混改试点值得重点关注。具体来看:在电力行业方面,主要关注增量配电网的混改。电改的主要思路就是要在完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的基础上,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原则,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并建立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目前,发电端的市场化改革仍未形成,加之电力行业过剩风险加剧,引入民资进行混改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在售电侧引入民资混改,既有利于传统发电企业或电网企业通过体制机制转换布局售电业务,提升在这一竞争性领域的经营实力,同时也有利于民资进入售电侧这一目前利润相对高的领域,并借助国有发电或电网企业的上中游资源提升实力。因此,预计售电侧将会是未来电力行业混改的重要方面,建议关注已经参与售电业务的相关上市公司。

  石油天然气方面,关注上下游和“三桶油”旗下公司混改。尽管油气改革方案仍未出台,但从相关专家的观点看,本来油气改革总体预计将沿着“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实行全产业链的公平准入”的路径推进。其中上游油气勘探权、采矿权和原油进口权,下游成品油销售、贸易等均将向民资开放,而中游则将实行“网运分离”和第三方公平准入。因此,油气行业的混改可能更多在上游勘探生产和下游销售领域展开。同时,三大石油公司旗下的一些非管道资产也有可能引入民资进行混改。

  铁路方面,重点关注支线铁路PPP和铁总旗下资产上市。自2013年成立铁路总公司、实现政企分开以来,我国铁路体制改革总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在巨额债务压力下,仅靠铁路总公司自身难以承担现有铁路投融资任务,深化铁路投融资改革势在必行。另一方面,通过盘活存量优质资产、通过市场化运营提升铁总经营效率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此背景下,在铁路投融资过程中引入社会资本、通过混改提升存量资产经营效率,有望成为铁路行业混改的重要方向。

  民航方面,通航基础设施PPP和货运资产改革是方向。根据相关文件意见,未来民航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就是要以持续安全为前提,围绕推动公共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完善机场网、航线网和运行信息监控网,补齐空域资源、民航服务品质、适航审定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解决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从业务层面看,重点是要提升通用航空服务能力和促进航空物流产业发展。鉴于通用航空需要大量资金用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航空货运转型发展需要加快重组和完善体制机制,未来两方面的混改均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建议关注相关上市公司。

  电信方面,关注基础电信运营商引入民资和铁塔公司上市。结合“十三五”规划纲要有关通信行业的表述,我们认为,新一轮电信改革或将更加着眼于自身体制机制的问题,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打破固有界限,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在此过程中,通过混改提升效率和加大与民资合作变得非常关键。建议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基础电信运营商引入民资;二是铁塔公司的上市和混改。

  军工方面,民参军、非核心军工企业引入民资、科研院所改制均有望成为混改的重点。本轮军工行业改革的核心是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改革国防科研生产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机制,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等。除部分本身就以军品业务为核心目标的企业外,多数民营企业需要通过外延式并购和业务合作等方式参与军工行业,这无疑将带来诸多混改的可能性和机会。建议关注目前涉军业务低或“参军”意愿强烈的相关“民参军”公司。此外,非核心的军工企业引入民资、军工科研院所改制都有望成为军工行业混改的重要方向。

  新能源汽车等四大领域。

  上海:建立了上海国盛、上海国际两大国资运营平台,诸多上海本地国企已经划转部分股权到两大运营平台。后续随着国资运营平台逐步发挥管理资本和促进国资流动功能,旗下上市公司国资流转、混改和员工持股可期。

  广东:建立了广晟、广业、广弘三大资产经营公司。员工持股走在前列,后续进一步混改、员工持股可期。

  山东:率先启动国资划转社保试点。已经新建改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13家,数量居全国首位,后续对旗下上市公司的混改可期。

  云南:白药控股混改先行一步,后续混改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DF070)


相关:

国企改革加速落地 重点布局三大主线摘要 在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必须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让国企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整个经济转型升级释放新的活力。 ..

全球仍在寻求构建治理新格局新机制之道摘要 国际金融危机暴发至今,虽然全球市场的形势变化经常出人意料,但危机演化始终遵循着逻辑顺畅的进阶主线。以去年为起点,危机进入了霸权信用崩塌,全球失序的阶段。全球货币政策分道..

上一篇: 欧洲抱怨美“舍北约而取中俄” 俄却为这消息震惊
下一篇: 《潘金莲》连夺3奖 冯小刚: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