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让手工艺拥有高粱米的功效与作用 最勇敢的力量


更新日期:2016-06-12 00:22:52来源:网络点击:378080
世界时尚圈里流行一句话:时尚从英国起源,法国发迹,在意大利变成艺术,在美国成为最赚钱的工具。这句话不仅概括了英国在时尚界的地位,在现代手工艺发展的历程里,英国同样如此,是各种现代手工艺发展思潮、创新变革的策源地,其掀起的无数现代手工艺运动席卷过全世界,影响了几个世纪。
如今,英国现代手工艺在发展中独具个性,唯有它能够将最保守与最前卫、最坚持传统与最勇于打破传统的极端表现淡定地合二为一。
扇动蝴蝶的翅膀
审视世界现代手工艺发展的源头,就不得不说到18世纪60年代首先爆发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它不仅完全改写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而且彻底改变了手工艺的发展道路。作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同时,在机械化大生产的冲击下,手工艺如何生存与发展逐渐成为社会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应运而生。
英国的“艺术和手工艺运动”最早起源于英格兰,在批判工业技术给社会的宗教伦理、道德状况、生态环境和人类资源带来严重灾难的背景下,通过复兴中世纪手工艺术来重铸人的信仰、灵魂和道德品质。这场运动不仅是手工艺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开始,而且也被视为世界现代设计运动的肇端,它促成德国1907年成立DEB,1919年创立包豪斯;手工制作的精神在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出现的纯粹主义的配合下形成了手工艺复兴运动。一个多世纪以来,形形色色的手工艺运动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虽然其理论与风格各不相同,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们都是对“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继承与发展。
如今,依然可以从英国每年的反模式化艺术品展览看到这场运动的精髓。每年,设计师和手工艺协会都会举办不同主题的反模式化手工艺品展,展品从纺织品到珠宝,种类繁多,以此向民众展现手工艺品具有的极高艺术欣赏性,而这恰恰是那些工业化、模式化产品所不具备的。
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一百多年来,英国手工艺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同样经历过各种困惑与坎坷,特别是在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冲击下,还一度陷人困境,但这并不影响其在现代手工艺发展中的先锋者角色。英国是现代陶艺运动的摇篮,是首饰、玻璃、家具领域“工作室手工艺运动”的重要阵地,更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手工艺复兴运动”的策源地之一。此外,在手工艺教育、管理以及理论研究领域,英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维护老派手艺的优雅
130年前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中产阶级剧增,女士们身着优雅的手工蕾丝蛋糕裙,结伴喝下午茶,手中是华丽的手工银质茶具;男士们穿定制的礼服、精致的手工皮鞋参加舞会,充满贵族绅士风度。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无以复加,手工打造的考究之物受到贵族们的追捧。“手工艺品”一词在欧洲一些国家被用来强调“优良”,且延续至今。走在英国的城镇与乡村,那些修缮完好的古堡老宅、精致讲究的衣着打扮、华丽惊艳的歌舞剧表演、充满人文沉淀的艺术展览,对生活之美的精神追求已经融入普通人的生命。
英国的传统手工艺在工业设计史上声名显赫,英国用组织和制度保护和推动着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以及革新。英国手工艺协会就是推广手工艺及应用艺术的组织。进入手工艺协会,可以看到占了三分之一的地方都是图书馆和网上平台,关于手工艺术的资料整理得非常齐全。他们首先建立了全国范围的手工业者注册认证系统,在手工艺协会图书馆的公共电脑上一点鼠标就可以查到所有手工艺人的详细资料。协会开展各类手工艺方面的策展,手工业者想做的展览或项目也能在协会得到咨询和指导。协会定期举办讲座、论坛,联合主要博物馆举办专题展览,打造优秀艺术家和手工艺人,也会直接深入到艺术、设计和技术学校向学生展示行业最新发展。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雇佣学徒制且最成功地发展起来的国家。传统学徒制与落后的手工生产技术相适应。工业革命后,随着手工生产技术的主导地位被机器生产技术所取代,对从业人员实施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校职业教育应运而生。时至今日,学校职教仍然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是英国经济的重要助力。
英国一些大学为那些期望掌握传统技艺、拓展职业生涯的年轻人特设进修课程,并在结业后颁发传统技艺的资格认证书。曾经,英国建筑技能协会发表的《传统建筑工艺技巧报告》指出,英国的很多古老建筑因传统技艺的流失而面临失修,而在英国超过50万名的注册建筑工匠中,只有507人掌握古老建筑的修缮技巧。为此,英国国家信托设立了3年的学徒计划,用于培养16岁至19岁的年轻人掌握传统建筑的修建技巧。
创意先锋的声音
伦敦奥运会期间,各种创意活动也密集上演。伦敦举办各种展览,包括英国创建2012展览,可以在该展览上了解到当代艺术家们创造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正代表着伦敦的创新。
伦敦有“创意产业之都”称号。最早提出在英国发展创意产业的是1997年当选为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在他的带领下,一个“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诞生了,布莱尔亲自担任工作组主席,并专门成立了一个文化、媒体与体育部,分管创意产业。他提出要“通过英国引以为豪的高度革命性、创造性和创意性来证明英国的实力”,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英国振兴经济的聚焦点,把推广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拯救英国经济困境的有效方法。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创意产业理念,又第一个用政策来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伦敦市政府决定把创意产业作为自己的核心产业来经营。
伦敦市长办公室和伦敦发展署把握着大伦敦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前者主要负责制订方针,后者落实细节。英国政府的创意产业政策,是目前国际上产业架构最完整的文化产业政策。
城市的创新建设为创意产业的兴起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作为英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伦敦创意产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2003年2月,伦敦提出的战略目标是维护和增强伦敦“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的地位,成为世界级的文化都市。2004年,伦敦创立了“创意伦敦”工作协调小组,这是一个由伦敦发展局管理的有关伦敦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机构,以政府和民间合作的方式运作,其目标是:促进伦敦创意产业的多样性和活力,解除创意产业面临的投资、房地产和人才开发等方面的障碍。伦敦发展局每年投入3亿多英镑支持创意企业的成长和创意团体的发展,并在商务服务与资源提供等方面提供诸多便利,如为个人与中小企业提供研发基金。
伦敦,曾经的世界工业中心,在最近的20年间完成了它华丽的转身。带着全球三大广告产业中心之一、全球三大最繁忙的电影制作中心之一和国际设计之都的称号,伦敦利用其自身的人才资源和大都会的优势,扶持和推动了这些高附加值的、可持续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向全世界展现了这个魅力城市鲜活和动感的另一面。
英国人似乎更善于经营规模较小、与众不同、具有创新精神的并且以手工艺为基础的品牌。虽然有一些品牌确实有着很大的国际影响力,但它们只是少数。不过它们却能够得到国际大品牌的眷顾。其中许多年轻设计师身上有着英国人一贯的奇特气质和创造力,他们懂得商业运作,能够及时交付自己的作品,并且有着很好的质量控制。时下国际市场上顾客品味的转变似乎对英国品牌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能在品牌中将文化传承与高品质相结合,那些英国手工艺设计师、手工艺品牌将会风生水起。

相关:

万山红遍一代大师李可染的里程碑作品,开辟出全新的山水天地。1961~1964年间,李可染共创作了七幅尺幅各异的《万山红遍》。其中三幅现分别藏于中国美术馆、中国画院和荣宝斋;一幅为可染先生家属收藏;另有两幅被台湾著名藏..

韵味东西坊东西坊正式入驻上海,这对于上海的文創青年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好消息。步入店内,几扇落地窗透着光线,明媚的阳光让店内更加开阔清爽,原木色调凸显清新淡雅,各种富有设计感的产品整齐陈列着,这里有陈幼坚设计的系列..

上一篇: 当海洋遇上牛仔
下一篇: 花瓣之星折纸花球灯笼制作方法手工视频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