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腿部按摩器 冯骥才:我的文学起步离不开“百花社”


更新日期:2023-09-22 22:38:54来源:网络点击:1991644

  中新社天津9月21日电 题:冯骥才:我的文学起步离不开“百花社”

  作者 王在御

  “我跟百花社的情缘太深了。”作家冯骥才回忆起与百花文艺出版社(简称百花社)的过往,就仿佛与一位老友相伴。

  近日,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在天津揭晓。尽管年事已高,但冯骥才依然来到典礼现场。“我生长在天津,我的文学从天津起步就离不开百花社。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现在40多年,我跟百花社的三代编辑都是好友。他们给予我的永远多于我给予他们的。所以我感恩百花社。”冯骥才说。

  在1985年首届百花文学奖(当年为百花奖)评选中,冯骥才获得两个奖项:《雪夜来客》获短篇小说奖,《神鞭》获中篇小说奖。

  “百花文学奖至今20届里有10届我都获过奖。《小说月报》创刊的时候我还出过力,到北京请冯牧等老先生们担任顾问。后来《小说月报》在北戴河的笔会,我和李国文、从维熙、张贤亮、张洁、陆文夫六个人必定会去,我岁数最小,现在这些老大哥老大姐都不在了。”回忆过往,冯骥才感慨万千。

  冯骥才的很多作品是在百花社出版,或者在百花社的期刊上发表的。1981年他发表在百花社《散文》杂志上的《挑山工》,曾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影响了一代代莘莘学子。

  百花社以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为天津这座城市带来了文化影响力。如果把历年的《小说月报》放在一起,能够看到中国当代阅读史的风貌。百花文学奖更是百花社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创举。冯骥才说:“20世纪80年代可没有网络能让作家及时听到读者的声音。作家的作品发表之后,读者就像茫茫大海一样,难以听到回声。听不到读者的声音,作家就容易无所适从。”

  冯骥才表示,是百花文学奖把作家和读者纽结在一起,建立了彼此感知、相互沟通的渠道。“我还记得百花文学奖最初几届完全靠读者的投票来评选,那时候我去百花社看到的景象蔚为奇观,编辑们桌上都堆满了读者来信,一封封打开统计读者票数。”

  “所以中国这么多文学评奖,我特别看重百花文学奖,因为它一直秉持读者立场,跟读者的距离最近。读者立场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就是要满足读者的精神需要、审美需要。我觉得百花文学奖对读者的尊重,可能与天津这座城市有关。天津是一座平民的城市,它有跟市井百姓亲和的一面,所以影响了这里一些作家的气质,也影响了天津的文学事业。”冯骥才说。(完) 【编辑:曹子健】

相关:

“吃”出旅游新动能  美食旅游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的一种新方式,也是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由中国旅游研究院等主办的2023中国美食旅游发展论坛近日在湖南郴州举行,旨在推动中国“美食+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探索..

传统商场加快数字化转型  商场是繁荣市场、保障就业的重要渠道。日前发布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加快传统消费数字化转型”“发展即时零售、智慧商店等新零售业态”。当前,消费形式不断升级,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对商场..

上一篇: 第九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安徽滁州开幕
下一篇: “寻找”语言艺术之美 五位名家共探朗诵艺术的舞台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