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董希淼:钮文新的两个杨浦区邮编 逻辑错误


更新日期:2014-02-26 01:31:18来源:网络点击:18437

  余额宝就是一货币基金,仅此而已

  日前,央视证券频道首席评论员钮文新认为余额宝是典型的金融“吸血鬼”、“寄生虫”,并公开呼吁取缔余额宝。无独有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也认为,余额宝其实是利用互联网手段的“存款掮客或二道贩子”。

  上述言论一出,语惊四座,引起议论纷纷。不过,褒的也好,贬的也罢,我们都应该客观、理性、中立地来看待共同问题,对待不同意见。

  回到问题的本质上来吧!余额宝到底是什么?“余额宝”究其实质就是一款货币基金。那么,货币基金又是什么东西?货币基金是聚集社会闲散资金,由基金管理人运作,基金托管人保管资金的一种开放式基金,专门投向风险小的货币市场工具,1972年诞生于美国。在我国,货币基金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市场上超过130只,规模已达1万亿。

  那么,余额宝作为货币基金,又有什么样的不同?首先必须承认,余额宝是一个成功的产品。“余额宝”在半年之内客户数超过4300万人,让所有基金公司目瞪口呆。它的成功,主要是产品从投资收益到流程设计都十分契合大众客户,特别是支付宝存量客户的投资理财需求和日常行为习惯。其次,余额宝是一个幸运的产品,它自去年6月份推出以来,恰逢国内货币政策中性偏紧,市场短期流动性较为紧张,对资金需求大、要价高,这也使得余额宝的收益能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第三,余额宝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产品。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银行存款、债券、央行票据等安全性高的短期金融品种,存款占比一般在40-70%。而余额宝的资金90%投向协议存款,投资标的十分简单。

  所以,严厉指责甚至谴责确实是余额宝“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它在一个正确的时间来到了一个正确的地点,它所获得收益,无非是市场资金价格的真实反映,是“曲线救国”式的利率市场化。至于阿里巴巴因此获得多少手续费,2%或0.63%,只要合规便无可厚非。

  但是,余额宝也绝非重大的金融创新。它就是一只货币基金,而且还是一款投资能力不怎样的货币基金。它的高收益,无非生逢其时罢了;它的巨大流量,无非支付宝有巨大的存量客户。余额宝为大众客户提供新的服务当然也是好事,不过它并非慈善家,更不是救世主。它客观上加重了银行存款成本进而推高社会融资成本,也是事实。

  很多人批评余额宝,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经常游走于金融政策的边缘,监管套利,甚至野蛮生长。有人说,如果要求余额宝遵守银行必须遵守的规范,如上缴存款准备金、提取损失备付金、满足资本充足率等等,余额宝立马完蛋,这并非危言耸听。

  总而言之,余额宝没那么卑鄙,也没那么伟大。余额宝就是余额宝,它骨子里是一只货币基金,仅此而已。

  杭报财经新闻中心评论员陈恩挚

  钮文新前几天写了篇文章《取缔余额宝!》,引起广泛的关注。

  按理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老百姓的理财收益增加,可以拉动消费,对经济的正面作用不言而喻。但是,我们先不谈这些。沿着钮文新的文章脉络,我们会发现文中有两个明显的逻辑错误或断层。

  首先,吸储成本上升,对融资成本影响没钮文新想得那么大。

  去年7月20日起,贷款利率管制已经放开。作为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其有很强的赚钱冲动。不管成本如何,银行肯定想以更高的利率水平放贷,但问题是,要考虑风险和需求。

  贷款业务,相当于卖商品和服务。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决定商品或服务价格的,不是成本,而是供求关系。比如,你现在想卖一辆宾利,600万元买的,但接手的人少,你可能只能卖100万元。

  也正是这个原因,长期以来,银行的吸储成本一直不高,但他们可以不理会“进货成本”,放贷利率一直居高不下。

  钮文新可能会说,银行业存在寡头垄断,竞争不充分,有议价能力。但问题是,银行业目前的垄断主要体现在存款利率环节,即是国家设定并确立了一个价格联盟来吸储。

  而贷款利率水平,已经相对市场化,一定程度是由供求关系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存款成本上升,肯定会减少银行的利润,但能否转嫁或传递给实体经济或企业,很难说,应该有限。

  相反,现在大多数银行过得很滋润,成本上升后,压力会迫使银行提升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其次,估计钮文新忘记了“利率市场化”。

  余额宝确实厉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余额宝的客户数已经达到4303万人,规模超1800亿元。1800亿元是什么概念?它已经接近一家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的全部存款余额。

  尽管如此,相对于国内的存款总的规模,余额宝的规模只是“九牛一毛”。

  当然,我相信,余额宝还只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起点。互联网金融的威力和核心意义在于,可以绕开行业壁垒,避开银行此前花重金打造的网点规模优势,打破由此形成的垄断。

  一段时间来,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呼声很高。去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估计,钮文新已把“存款利率市场化”给忘记了。按他的逻辑,存款利率市场化,危害更大。

  不过,我一直呼吁减慢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节奏和进度。倒不是因为存款利率市场化会把融资成本推的很高。而是因为银行业关乎经济和金融稳定,若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过快,很可能导致众多银行倒闭,成为导火索,引发经济危机。

  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利率存款市场化以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在推进。

  结合当前经济,事实上,管理层应该规范和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以这种方式温和推进存款市场化,显然比直接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更靠谱。

(责任编辑:DF122)


相关:

评论: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换媒而非脱媒  互联网金融不是对传统金融的修修补补,目前还没有进入到金融脱媒的阶段,更多的是一种金融换媒,用更高效,成本更低替换传统媒介。  第一,互联网金融应该不是金融脱媒,而是金融换媒。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金..

中国养老3大指数2个不及格 应对老龄化准备不足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与《中国经济周刊》联合发布中国养老三大指数  中国养老不及格?  三大指数两个低于60分  “人活着,钱没了”,并不是一句玩笑话。老有所养,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望,如..

上一篇: 吴敬琏纵论深化改革障碍:意识形态深藏苏联模式
下一篇: 互联网“鲶鱼”要革券商的命? 佣金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