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专访 | 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深之对话沈嘉柯:文字里的中国生活美学


更新日期:2018-09-22 13:52:27来源:网络点击:1194317

本文由【萌神木木】原创首发严禁擅自转载!欢迎转发分享~

沈嘉柯:百万畅销书作家、评论家、填词人、影评人。出版《沈嘉柯精选集(三卷本)》《最美古诗词:人生是一场雅集》《愿你从容地生活》《平行塔》等五十多部各类文学专著。蝉联两届当当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奖,获得年度畅销书作家奖。

1、一个人只要心地是好的,他可以慢慢学得聪明

林深之:我记得看到您发了一张去寺院拍到的佛像图,上面刻了四个字“聪明正直”,唐·柳宗元说“聪明正直谓之神”,你说我们都是凡人,只能做到比较聪明比较正直,这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因为在不断的接触和累积中,光是前者就已经很难做到,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得靠努力,去开拓知识去思考顿悟。

沈嘉柯:这一点可能跟我的职业生涯有关。因为我曾经在心理学刊物我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见过太多聪明的人。也见过一些正直的好人。所以我觉得人品好是第一位。其次才是才华,智慧,美貌等等。 但是正直单纯的人会吃亏,有句话叫做君子可欺之以方。不过不要紧,一个人只要心地是好的,他可以慢慢学得聪明。 我曾经带过两个实习生,她们俩都是本地一所大学的中文系学生。那个专业在全国都有名。一个就是聪明的女孩,但是她常常会玩小动作。另外一个女生埋头工作实习,嘴巴也比较笨拙。但是最终向别的单位推荐工作的时候,我们都选择了后面那个笨拙用功的女孩。 后来那个笨拙的女孩去了北京的一本杂志当了主编。越来越优秀。

林深之:修行者常说,历尽万般红尘劫,犹如凉风轻佛面。但欲望却是无穷无尽的,无穷无尽又是空,心神统一,实在太难,您是如何看待这件事?

沈嘉柯:人生的确是一场漫漫的修行。我自己本身禅宗的居士。我觉得这个空字,就是不断的领悟与省思。人的心里会有各种各样的偏见,需要不断的打破,不断的重新建立,不断的澄清。

欲望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就像一个厨师,他想做出世界上最好吃的菜。这种欲望,有利于他自己,更有利于社会和他人。但他怎么才能做出世界上最好吃的菜呢?其实最好吃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所以只要欣赏他的人,和他欣赏的人,彼此满意,做到了心满意足。那就是最好的。最好吃这个标准,不仅仅是菜本身。我认识一个挺有钱的企业家,他觉得最好吃的就是童年乡下野外湖泊池塘里面的小野鱼。用他家乡的酱料红烧,极其鲜美。我想,一个厨子,只要照着这样的需求去做,他的食客一定会满意。并且愿意支付这个厨子应该有的酬劳,传播这个厨子的美誉口碑。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了解他的深情所爱之所在,我们就能成全他人,也能成全自己。

林深之:作为网生代,或者说年轻一代,很多时候以我们所接触和经历的人生体悟有限,可能还没有精准到让我们所遇到事情都能找到对应的答案,因此需要寻求信仰以及观念来理解,而作为凡夫,对于禅思修为,更多的是来自成长、阅历、读书等片段式的体悟,但是您有所不同,法律系毕业,同时还做过心理学刊物,所能了解和接触的人性面想必也越加全面和复杂。

沈嘉柯:我人生之中,极为感恩社会与法律和心理学这两个专业学。让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兼顾感性和理性两个角度。心理学帮助我了解你的喜怒哀乐,微妙的内心。反正我见识到了人类的文明。为了大家都能美好的共处天空之下,那些最聪明的头脑,最伟大的学者,想方设法约束人类的弱点。太阳底下无新事。今天的社会发生了很多事情,这些都可以在学科里面找到答案。

林深之:禅思不可细说,是思维言语无法精准表达的。就像修道的人常说,本真,本质的真,如水中盐,如空气,无痕有味。而心理学却又是另一个相反层面的解读,它可以摸准人的心理变化和精神活动,可以通过语言和动作来判定一个人的内心想法。

沈嘉柯:我其实觉得现代人都应该去了解一点心理学的东西。心理学就像一面镜子。我们照到了自己。看清楚自己。禅学跟心理学有特别多的相同之处。观察自己怎么想的,让自己的内心宁静下来。人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够看明白很多事情。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般情况下,人在悲伤的时候会难过,会哭。那些最悲伤的人,反而会哈哈大笑。因为当悲伤达到一定程度,人们难以面对。就只能去笑了。就像周星驰的电影,明明在哈哈大笑,却让我们觉得特别心酸。

比如像亲人,离开了人间。很多人当时其实哭不出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心中越来越感觉到痛苦和思念。这就是悲伤的滞后表现。在心理学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沈嘉柯经典《人生是一场雅集》)

2、创作本身就是一件寂寞的事

林深之:我平时更多接触的是写作跟新媒体这两个领域,所以我的微博经常会收到一些年轻读者和同样热爱创作的朋友的私信,而大部分都是对写作方面有着很大迷茫的人,他们最大的困惑点是在于——妥协还是坚持?而这个困惑点并不单指创作,更多的还有对自身价值跟方向的质疑和矛盾,您有什么经验跟意见分享吗?

沈嘉柯:对于这个问题,我其实有很简单的判断办法。一个真心喜欢写作的人,哪怕他赚不到钱,他还是会一直写下去。哪怕他去打工上班,做别的事情赚钱,等他安静下来,独自一个人拿起笔,或者对着电脑敲字,他管不住自己就会去写作。

只有这样的人才适合文学。创作的发表,走向大众,是另外一回事。这里面就有一个最大的偏见。很多人觉得迎合了读者就能够走红。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我们会发现市面上有大量迎合读者的东西,并不红,而且还被读者所厌恶。打个比方,很多读者喜欢看侦探小说。世界上有那么多侦探小说。畅销的,受欢迎的,反而有很高文学成就。

没有人能够欺骗读者。读者一眼就能看出作者有没有用真心,是不是刻意在讨好谄媚。那些讨好谄媚迎合读者的,读者只会觉得厌烦。创作本来就是一件寂寞的事情。连寂寞都耐不住,何谈创造呢?

林深之:演员在演技方面都有分某派,比如体验派、方法派、表现派,那么写作者长期面对文本创作,其中的一些人物、故事、情节,也是需要深度去刻画和感念的,除了本身要有丰富的知识领域和文化底蕴之外,有些写作者还会去观察去体验去想象,更多时候还是去做资料研究,不知你采取的是哪种形式呢?

沈嘉柯: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作家和演员,都需要面临投入和抽离的问题。想要表演的好,想要写得感人,就要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感情。但是太投入了,都快魔障。在完成作品之后,就需要把自己抽离出来。

表演和写作本质上是一样的。需要不断的观察,积累素材,不断的去揣摩和想象。对我来说,观察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就是最好的积累方法。

林深之:许多写作者好像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自己的写作习惯,像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她写作的状态就是闭门独居,鲜少跟人接触,还有杜鲁门·卡波特是躺着写作,而且床一定要朝北,以及像卡夫卡,白天工作通宵写作,相信很多创造者是跟卡夫卡一样的,选择晚上创作。但是我看您经常四处跑,可又同时保持着高产量,是如何做到如此平衡的?

沈嘉柯:我也有我的写作习惯。说出来大家可能会觉得很逗。我一定要倒一杯水在旁边,然后放一点零食。吃零食动脑筋,就开始构思酝酿文章的素材。

当我开始写诗歌的时候。我很喜欢听一些纯粹的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一开始我其实觉得特别枯燥。听久了,我发现那种节奏特别适合写诗,写长篇小说。当然我也很喜欢听流行音乐。这个时候我就不写作了,只是用来放松去休息。

我觉得创作与时间的平衡,关键点在于,在特定的一两个小时内,高度集中精神去创作。其他的时间去做别的事情。尽量不要拖延。

林深之:许多写作者在成名之前,都经历过漫长的成长和累积,可能包括像说后来能够成名的一些作家,都有过郁郁不得志的境遇。量变跟质变产生后,最大的敌人可能就是“坚持”了。像林清玄老师每天坚持写3千字,无论这些文章发表与否,它都是一个理清思路的有效过程,但是现在的年轻人相对受外界干扰还是比较多的,首先可能要克服的,还是如何学会静心。就像你新书说的那样——重拾心中的宁静。

沈嘉柯:我同意这个说法。首先要克服的是如何学会静心。这其实是一种内在的训练。就好像运动员在比赛之前做一下热身。每天固定写一点。也许是几百字的段落,也许是对某一个事情的小感受。日积月累就会拥有庞大的素材库。这些灵感最后统一完成,就是文章。

林深之:当下是一个短阅读时代,很多人日常阅读都是片段式的,要深度的去阅读一些作品,理解并消化再重新体悟,这个过程其实特别有意思,只是快节奏的生活中,这些乐趣变得尤为珍贵,或者说很难再保持高量阅读。您自己是怎么调节的?

沈嘉柯:专心做一件事情,特别能够让人静下心来。我在自己心浮气躁的时候,去给自己切一盘水果,或者去书案前面写上十几张纸的书法。关于阅读,我觉得现代人可以尝试着从古诗词开始。哪怕时间再匆忙,一天还是可以拿出5到10分钟的。一首古诗最短只有20个字。一首词最长也就200多个字。完全可以读完。古诗词是高度精炼的作品。读完以后,慢慢的不断回味。跟自己的人生感情家庭事业合起来琢磨,这会有所领悟。我出版过一本赏析古诗词的书《人生是一场雅集》,特意控制每篇文章的长度,用最小的文字讲明白优美感动之处。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重温阅读过程。

林深之:人都会有一个弃繁从简的过程,我觉得文字也是这样,越简单越考验创作者,就像诗歌,清新隽永,寥寥数语,直达人心。唐代是诗歌的鼎盛时期,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互相碰撞,在那个朝代诗歌文化抵达蓬勃,而相比较现代,诗歌似乎进去了一个慢发展期。我们都知道,沈老师对诗歌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研究,很想听听看。

沈嘉柯:我在很多纯文学期刊发表过诗歌。虽然稿酬很少,但诗歌本身的写作过程,是一种幸福。好的诗歌,其实直接就能唱。我写过一首诗叫《想起》,给了一位民谣歌手孟大宝去唱。

我觉得诗歌是文学当中的巅峰。相当于王冠上的明珠。这又是特别深入生活。日常生活处处都有诗意。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几个字就能打动了。其实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诗人。只要他心中有感情。

3、人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林深之:我经常能收到一些网友或者读者的私信倾诉,慢慢的,我发现有一个微妙的共同性就是,他们似乎比较少或者说一开始就很早地去深度的思考自己的人生。我记得之前采访00后演员胡先煦,从问答中就能感受到他是一个特别有主见的少年,你也会发现,有自身想法和目标的人,其实特别能活出彩,也比较少抱怨。

沈嘉柯:对啊,正是如此。其实很多人之所以觉得迷茫,背后的原因是懒。懒得去尝试,懒得去辛苦学习工作,那当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喜欢花花草草,去大自然游荡,首先就得走很长的路。喜欢功名利禄,有强烈的事业心,那是因为他尝到了万众瞩目的快乐。

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就更加谈不上要做什么样的人。放弃思考,那当然就会变得浑浑噩噩。

林深之:沈老师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发表文章,至今创作生涯十几年,期间畅销佳作不断,在文学之路起始阶段,有没有也经历过特别艰难的时期?

沈嘉柯:其实对我来说,最艰难的时期,反而是辞掉工作不当主编那一段时间。以前围绕在我身边的很多人一下子都消失了。不过,很快就调整好心态。那段时间我看了大量的电影,我发现一个人看电影,其实最享受,特别沉浸在其中。我是主动辞职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加自由自在的写作。

在创作的本身,我一直抱着非常平淡的心态。我真的太喜欢写作了。不出名的时候,很喜欢写。出了名之后继续写。我很享受写作。

林深之:人生似流水,起伏如常。您所创作的许多故事,似乎都有深刻的寓意值得细品和体悟,不知您是怎样定义自己的人生的?

沈嘉柯:我觉得人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人之所以痛苦,就在于想要跟别人一样。形形色色千奇百怪千姿百态的人,不可能一个方法去活。我当年辞职的时候,很多朋友特别诧异,有名誉有位置怎么说不要就不要了。但对于我来说,每天开会,处理大量繁琐的行政事务,不快乐。

喜欢吃辣的人就去吃辣,喜欢甜品的人就去吃甜品。活泼开朗的人就不要闷在家里。喜欢安安静静呆着的人,找工作就去找那些不用应酬的。

林深之:您的新书叫《愿你从容地生活》,是不是也有您对生活哲学的思索?尤其是山川悠远,云水渐近这八个字,特别吻合中国人的文化美学,是受到禅宗境界的启发吗?

沈嘉柯:这本书源自2017年,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找我约稿。后来他们陪着我逛清华园,酝酿着书的构思,确定了合作一本散文集。我觉得从容地生活并不是指无所事事,从头到尾都老牛拉慢车。从容,其实是举重若轻,是大智若愚。细心考虑,认真去做事,心中有原则,但是态度很温和。

林深之:是的,就像您书中说的,岁月很长,不必太惊慌。

沈嘉柯最新作品《愿你从容地生活》


相关:

中国游客在瑞典旅店“被驱逐”,给我们提了个醒  中国游客在瑞典旅馆“被驱逐”事件在讨论声中不断发酵,被警察驱赶的曾先生一家也已离开瑞典。瑞典方面则表示,会指派专门的检察官对案件进行独立调查,以确定警方是否有失职或违法行为。   事件情况大致为..

918当天我海警船进入钓鱼岛海域 卫星照片显示对峙现场据日本NHK电视台和俄罗斯卫星网日语频道报道,在9月18日-20日期间,四艘中国海警船组成的中国海警船编队进入我钓鱼岛附近海域正常巡航。 ▲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逻的中国海警船编队 这是中国海警船今年第18次进..

上一篇: 同框撒狗粮!梁朝伟刘嘉玲假期一同爬山幸福满溢
下一篇: 姜文40岁娇妻近照 美丽优雅气质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