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正文

紫鑫四川高考查分 药业押注基因测序 徐翔等私募大佬潜入


更新日期:2014-09-20 11:13:11来源:网络点击:179905

  基因测序在资本市场的火热,引发了业内人士对于该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大讨论。

  近日,国内部分基因测序行业专家在“2014年中国妇女健康发展高峰论坛”上,形成了共识: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给我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国内企业应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以期实现生物医学及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不过火热之余,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周晓光仍给国内基因测序行业泼了一盆冷水。

  周晓光认为,“国内基因测序产业目前许多从业者抱有淘金心态,基因测序基底单薄,创新性不够,大多数企业仍处在给国外基因测序企业贴牌的这样一个局面,此外融资环境中投资者抱着短期回报的心态也会给这个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围绕着国产化与贴牌化,目前业内企业二代基因测序产品已上市一事,引发行业分歧。今年7月,华大基因二代基因测序产品“超常规”获批引发行业激辩。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公开发文,质疑“超常规”获批可能存在违法、违规环节。任鲁风同时认为,华大基因、达安基因 、贝瑞和康等传统的基因测序服务企业将国外的仪器“贴牌”国产化,无益于国内基因测序行业的发展。

  任鲁风则大力宣扬国产设备的“自主创新”,其主导研发的紫鑫药业二代基因测序仪也备受关注。

  受制外资

  虽然资本市场热衷于炒作基因测序概念,但不可否认的是,基因测序在我国几乎只有消费服务市场,而缺乏上游的设备提供商。

  “这让我们的基因测序产业有种为他人作嫁衣的感觉,我们的市场再大,如果没有自己的上游,会一直被人家卡住脖子。”一位关注基因测序行业很久的私募人士表示。

  处于产业链最上游的是基因测序系统,它包括基因测序仪、试剂耗材及软件,目前,除软件系统外,仪器和试剂几乎完全被国外Illumina、LifeTech和Roche垄断。

  不过2013年3月,华大基因收购了美国基因检测仪公司Complete Genomics(以下简称“CG”),弥补了其缺失的硬件环节,华大基因为此付出了旗下华大科技40%股权以换取风险投资13.98亿元融资。

  华大基因收购的CG测序仪备受业内人士关注。2014年6月30日,CFDA批准华大基因为首家高通量测序诊断产品的提供机构,其测序基础即是CG系统。然而业内存在质疑之声,如申银万国研究报告称,CG只能测序人类基因组,并且无法做无创产前检测。

  “据我所知,华大基因收购的CG目前并未能够与其目前的基因测序服务形成协同效应,我听说CG的设备重达3吨重,且在性能上并不如Illumina的设备,因此华大基因花了那么大的代价收购CG,但是基因测序市场的设备还得贴牌Illumina”上述私募人士告诉记者。

  国内其他公司如贝瑞和康、安诺优达、达安基因等,目前只能采取与国外公司合作授权的形式,基因检测仪成为中国基因测序产业的软肋。

  对此,周晓光近日指出,根据国内基因测序技术发展和实际市场需求,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不能单一依靠某一代测序技术解决问题,应该专注自主创新,实现第一、二、三代基因测序技术并存与互补发展。

  2013年10月28日,紫鑫药业发布公告称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作开发第二代基因测序系统,据任鲁风介绍,其检测仪不做唐筛,而是关注基因突变、微生物、类风湿、糖尿病等疾病检测。

  业内普遍认为,第二代基因检测技术是现今最稳定、应用最广的基因测序技术,但NGS仪器市场被国外几个龙头垄断。来自申银万国的数据显示,2013年Illumina以53%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其后是LifeTech占据38%的市场份额以及Roche的8%。

  上述私募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基因测序系统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巨头手中,除紫鑫药业外,中国公司通常选择和国外仪器生产商合作,授权或买断产品再到国内贴牌的模式,从而成为国家认可的机构。

  “不同的是,国内基因测序企业进口设备的价格,是国外仪器设备商终端的销售价格,成本被国外设备商卡的死死的,连耗材等各项成本都受制于国外设备商。”任鲁风告诉记者。

  押宝国产

  周晓光表示,我国基因测序技术起步晚,因此在技术研发上要去中心化,通量应往低走而不是往高走;要提高测序速度,并增加度长,设备应往小型化、一键式方向发展。“如能按照这样的趋势去研究,我国的基因测序技术或许能够赶上国外发达技术。”

  而在国内的研发单位中,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无疑是国产化最为彻底也最为前沿的研发单位。

  2014年4月18日,紫鑫药业、基因组研究所、中科紫鑫、北京中科紫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召开国产新一代基因测序仪产品样机发布会,公开征集20家试用单位,免费试用新一代测序仪产品,试用时间为6个月。

  中科紫鑫最新官网显示,最终遴选出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青岛海洋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不同应用领域的18家试用单位。

  任鲁风进一步指出,目前中科紫鑫关于基因测序仪的生产设备已经在建设中,今年产能已达300台,明年产能至少将达到1000台,在应用市场,预计全球需求量在10万台。

  对于中科紫鑫生产的基因测序仪未来市场定位,任鲁风对记者表示,未来该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还将出口到国外市场,而用户不仅包括临床单位,还包括科研单位等。

  任鲁风介绍说,其新一代基因测序仪,与国外第二代高通量测序系统相比,成功解决“读长较短”的关键技术难题,达到并部分超越国际主流设备技术指标,其成本是进口设备的1/3到1/5,耗材成本约为进口设备的1/5左右。

  一位私募人士告诉记者,紫鑫药业在最近的一次机构投资交流会议上表示,紫鑫药业已于罗氏454达成合作意向,全面接收罗氏454测序仪在仪器、零部件、试剂和耗材的服务和支持方面的业务,这意味着罗氏454中科紫鑫技术上的完全认可,如果能最后达成合作,中科紫鑫能够分享罗氏454的全球客户。

  记者就此消息向任鲁风进行证实,任鲁风表示确实将会与罗氏454形成一定的合作,具体的合作计划仍在商谈中。

  或许正是由于看好国产基因测序设备的前景,紫鑫药业于9月4日的定向增发获得了公司大股东以及其他私募机构的慷慨认购。其中,仲桂兰女士、上海红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富德昊邦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李自英女士分别认购3174万股,认购金额为4亿元,佛山市科技孵化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郭华女士分别认购1587万股,认购金额为两亿元。

  据了解,此次定增募集的20亿元中,5亿元用于人参食品化如今年6 月推出的“参呼吸”人参饮料的销售和推广、4 亿元用于柳河中药的产能扩大、3 亿元用于合资公司北京中科紫鑫的测序仪研发、生产和推广,预计未来将增加投入至6 个亿。

  此次定增对象中的北京富德昊邦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其身份较为特殊,这家2014年5月7日刚刚成立的企业,而5月9日便参与湘鄂情的定增,并无其他业务。

  对于此次富德昊邦再次以4亿元资金认购紫鑫药业,一位私募人士告诉记者,在申银万国“紫鑫药业、千山药机定增说明和基因行业最新进展”电话会议上,相关知情人士证明了该私募机构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乃知名私募机构——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徐翔 .

  而徐翔等大佬的介入,也说明了资本市场对于基因测序市场国产化前景的看好。不过,面对外资巨头的垄断和国内监管部门繁琐的手续,紫鑫药业进军基因测序业务前景几何仍待观察。

(责任编辑:DF143)


相关:

江苏句容档案局副局长失联后被免职原标题:失联副局长昨已被免职 快报讯(记者 林清智)现代快报昨天报道,今年6月份,句容市档案局副局长郑某向单位请了3个月的病假,就在他休假期间,传出其陷入债务风波的消息,随后,句容市档案局通过各种途径..

山东省政府原副秘书长被双规 交代18单位和9人的行贿原标题:机关“大管家”成警示片主角:山东省政府原副秘书长张泽忠受贿案 本报记者 王峰 北京报道 自“双规”到移送司法,再到一审开庭,正厅级干部张泽忠曾一直是认罪服法的典型。但一审被判处死缓后,张已正..

上一篇: 谢百三:牛市总比熊市好 中国股民苦了很多年
下一篇: 刘杉:央行不断放水定向降准 说明高层有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