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短期信贷回暖不改货币郑中基杨千嬅 政策基调


更新日期:2014-01-16 01:30:05来源:网络点击:6742

  虽然2014年的货币政策基调与2013年一样,都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在2013年年中、年末两度发生“钱荒”和利率大幅波动的背景下,市场对于2014年稳健货币政策的实际执行心存疑虑。

  今年1月份的信贷数据显示出某种微妙的变化。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截至1月12日,四大行1月新增贷款投放已高达3200亿元,高于去年同期。1月初贷款投放迅猛的并不限于四大行,某股份制银行分行对公业务部负责人透露,其所在行月初已将本月额度用光。以此进度推算,今年1月全行业新增贷款过万亿元问题不大。

  1月份信贷回暖迹象是否意味着全社会融资又向银行贷款回归?让我们先看看2013年的金融数据变化。

  央行1月15日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0.6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分别比11月末和上年末低0.6个和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3.73万亿元,同比增长9.3%,比11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

  令人关注的是,M1增速明显加快表明企业经营活跃度明显增高。这一点表现在新增信贷上更为直观,2013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8.89万亿元,同比多增6879亿元。在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方面,短期贷款增加2.7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34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896亿元。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825亿元,同比多增279亿元。初步统计,201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7.29万亿元,比上年多1.53万亿元。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96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脱媒的大趋势之下,中国的社会融资结构中,银行信贷占比呈现比较明显的整体下降趋势。以人民币贷款为例,2002年的占比为91.9%,2003年降为81.1%,从2004年至2009年,一直在60%至79%之间变化,但整体呈下降趋势;2010年迅速降为56.7%,2011年为58.2%,2012年则降为52.1%,2013年下降到51.4%。

  银行信贷占比减少的背后,是非信贷类融资的大幅增长。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迅猛发展,在社会融资中的占比都分别达到10%以上的比重。尤其是在国内收紧信贷之后,各类创新的融资方式大量涌现。

  由此看来,今年年初表现出的信贷回暖迹象并不意味着融资在向银行回归。从上述数据分析来看,银行贷款在社会总体融资中的比例下降,以及非信贷类融资比重的上升,这是大势所趋。即使个别月份的人民币贷款比重回升,这也是短期的波动,并不意味着在社会融资结构上又出现了逆转。

  从整体融资结构来看,短期的数据波动影响不大。但对于地方政府、企业来说,银行在信贷方面的松动迹象则有着重要意义。如果银行肯松口,这对于地方不少大的投资项目来说,将解决一个大问题。在整体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的情况下,有银行信贷领跑,其他方式的融资也会更松动一些。正如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所言,在新一年中,将灵活运用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使货币条件既不太松也不太紧,进一步改善金融资源配置,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整合金融资源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

  这一表述显然与2014年央行工作会议定下的基调保持一致。不过,与2013年央行的工作相比,2014年央行金融改革的任务不轻,不论是已有的金融改革,还是人民币“走出去”参与国际金融游戏规则的制定,都对央行推动改革的能力是一个挑战。

(责任编辑:DF126)


相关:

四川长虹再度上攻  为期4天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已经顺利落下帷幕,但其强烈的产业影响力仍在持续发酵。昨日,在该展会备受瞩目的国内电视制造巨头四川长虹股价再涨9.57%,报收3.55元,而这也是连日来该股收出的第四根阳线..

均胜电子迎久违涨停   在连续小幅上涨之后,昨日均胜电子终于迎来涨停,报收18.14元,成交额为1.92亿元,较此前有所放大。  尽管昨日上证综指早盘下挫,但均胜电子在昨日开盘后维持平稳的震荡走势,随着上证综指的企稳反弹,均..

上一篇: 货币政策保持定力 A股僵持格局暂难改变
下一篇: 相信市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