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湘南三市承接产业转移撬动湖南重生之兵哥哥好哥哥 转型


更新日期:2013-12-06 01:07:37来源:网络点击:2820

  日前,首届“湘南承接产业转移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郴州举行。以矿产资源为主要经济引擎的湘南三市——郴州、衡阳、永州,通过大刀阔斧走产业转移之路撬动湖南经济转型杠杆。

  “湘南承接产业转移投资贸易洽谈会”是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举办的首次高规格投资贸易洽谈会。

  2011年,以郴州率先发起、牵头和申报的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获得批准,成为国家第4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是湖南省继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第2个纳入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范围包括衡阳、郴州、永州三市。2010年,示范区总人口179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269亿元,分别占湖南省的26%和21%。

  根据国家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湘南实际,湖南省委、省政府对示范区发展有“四个战略定位”,即努力建设成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平台、跨区域合作的引领区、加工贸易的集聚区和转型发展的试验区。初步提出的远景目标为:到2020年,示范区整体经济实力得到较大提升,结构优化、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形成一批特色鲜明、集约发展的产业园区;与珠三角等区域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健全,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成为承接东部、辐射中部的重要平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新支点,成为湖南省继长株潭城市群之后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以郴州为例,郴州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矿业经济曾长期占生产总值的30%以上、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5%。近年来,郴州利用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以及省委、省政府赋予郴州的“34条政策”,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首选战略,确立劳动密集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承接产业重点,着力建设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新材料电子信息产品研发生产基地。

  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有力推动了湘南三市,特别是郴州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目前,郴州建设了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并叠加物流保税功能,成为郴州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的闪亮名片。全市设立了10个省级工业园区、2个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县和一批特色工业小区,市高新区年内将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建立健全了海关、检验检疫、公路口岸、保税物流等平台。公路口岸开通国际快件,海关实行“属地报关、口岸验放”模式,在全国内陆口岸率先开通直接放行的“F通道”,3分钟办结通关手续,与深圳盐田港共同打造“无水港”,综合物流成本较以往降低35%以上。近年来,郴州先后引进浦发、光大、交通、华夏、华融湘江等股份制银行和村镇银行,成为全省银行进驻最多的城市之一。郴州国际会展中心成为湘南唯一的承接产业转移会展平台。郴州成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同类城市中开放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城市之一。从2009年至2012年,郴州累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311个。

  湘南投洽会期间,郴州国际会展中心设置了400个标准展位和15个特装展位,吸引了省内外350家企业前来参展。展览分为三大展区,实行“1+3+11”模式:“1”即湖南省综合展区,“3”即湘南示范区3个市(郴州、衡阳、永州)的展示区,“11”即郴州市11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展示区。

  本届湘南投洽会期间,湘南三市签约项目共计49个,项目总投资614.8亿元,引进资金602.6亿元。其中,衡阳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239亿元,引进资金226.8亿元。郴州市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352.6亿元,引进资金352.6亿元。永州市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23.2亿元,引进资金23.2亿元。

  在49个签约项目中,有工业制造业27个项目、能源与城市基础设施4个项目、农业产业类1个项目和现代服务业17个项目。

  群策群力,湖南承接产业转移正如火如荼。通过开展长三角、珠三角及台北恳谈会等对接活动,今年1-9月,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518个,区域产业转移项目2209个;承接转移项目新增税收23.9亿元,新增就业人数27万人。

(责任编辑:DF126)


相关:

美股午后窄幅震荡 能源板块领跌道指走势(点击查看大图)  北京时间12月5日凌晨消息,美国股市周三午后窄幅震荡。11月份美国私人部门就业人数增加21.5万人,远超经济学家此前预期,市场仍担忧美联储可能会提前削减QE规模。  截至美东时间下午1..

国务院通过公司法海关法药品管理法等修正案草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决定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围绕落实审批制度改革通过修改一批法律的议案,..

上一篇: 科技创新为公路织起了一张张“安全网”
下一篇: 突围困局:企业主动调整 政府加大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