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长春:心理咨汉语成语词典 询师用催眠帮33岁流浪汉找到家庭线索


更新日期:2015-01-26 01:18:10来源:网络点击:231180

齐涣昌希望早日找到老家新文化记者阚旋摄

齐涣昌希望早日找到老家新文化记者阚旋摄

原标题:齐涣昌二次催眠又有新线索

新闻回放:33岁的齐涣昌几岁时乘火车离开了家,辗转来到长春。因为记不起详细的家庭信息,他一直在外流浪。没有身份,连工作都找不到,过着辛酸的日子。他在长春的养父母一直帮他找家。1月18日,在“宝贝回家”的协助下,长春心理咨询师王鑫用催眠的方式,帮他找寻家的记忆。养父母表示,不放弃为儿找身份。

“我总觉得,我家离得不远,要是坐高铁啊,两个小时就能到家了!”再次从“催眠”状态下“醒”来,齐涣昌感慨地说。因为,这次催眠,他又想起了很多小时候的事儿。比如:弹溜溜,扇啪叽,还有妈妈曾经腌过酸菜。

最重要的是,这次他又反复强调了“张家岗”的地名。种种推断显示,齐涣昌可能真是咱东北人!

二次催眠记忆加深

还是那张熟悉的沙发床,这次,齐涣昌有些累,因为他刚下班。每隔一天,他都要到车站当搬运工。养父夏国华说:“儿子干活儿认真,每次回来都特别疲惫。”但找家的欲望支撑着他。不管怎样,他都想再从自己的脑海里,挖出更多关于家的信息。

24日下午,二次催眠开始了。与第一次相比,这一次略微轻松了一些。记忆很快就被牵引到了自己家的院子。

“我到家了,站在院子的西北角,一转身,就看见大黄狗趴在窝里,还有两只羊。”齐涣昌对于家的记忆,越来越清晰。这次他很快就回到了“记忆的家”。

他进了屋,屋里很黑。打开灯,看到的是厨房。厨房里的案板上,放着一块儿红肉。进入了,屋里还是3个人。一个长发的女子,两个男的。这次,两个男的吸着烟。

二次催眠中的重要线索

在二次催眠中,出现了大哥当兵的场景,齐涣昌的大哥穿着军装,齐涣昌被舅舅抱着,妈妈拉着齐涣昌大哥的书包,往里边塞筷子。据说,这是当地的习俗,希望孩子能快点儿回来。妈妈还叮嘱着齐涣昌大哥,让他退伍了,找个工作,要记得回家。还告诉他,咱家是张家岗村,可别走错了啊!

齐涣昌的舅舅还在一旁安慰着,说:“孩子肯定能找到家的!”

王鑫说,“张家岗”和“塞筷子”这两个信息非常有用。

在齐涣昌的记忆中,还有挨打的场景。当时,他跟哥哥在家玩,是在玩砸东西。这时,姥爷(爷爷)进屋了,就打了他,当时姥爷说:“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皮呀!”可妈妈发现他挨打,进屋来拉,后来跟姥爷吵起来的场景,妈妈说的是普通话。隔壁的张婶也来劝,同样没有口音。

此后,他就被人抱上了火车。火车上,他一直站在门口。因为个子矮,他看不到太多窗外的景色。火车经过了四五个山洞。

唤醒之后,齐涣昌觉得记忆清晰了很多。他说,他记起小时候看过妈妈腌酸菜。白菜是从地里砍上来的,堆在墙边。然后,用大锅煮,再放上大粒盐。他家房檐会结冰,冰溜子很长,妈妈每天早上都要用木棍打冰溜子。而且,他童年玩过弹溜溜、扇啪叽、还抽过冰猴。

夏国华还特意打电话找山东的朋友询问,山东是不是腌酸菜,得到了否定的答案。“看来,我的判断错了。我儿子真是咱们东北人。”

催眠出来的记忆是真的吗?

催眠真的能唤醒记忆吗?这些记忆到底是不是当事人亲身经历的?

王鑫解释,催眠中呈现出来的记忆很多都是碎片式的,甚至碎片式的记忆中还掺杂了很多杂质。而我们要做的,一方面是把碎片式的记忆通过催眠呈现出来,跟现实已有的资料和热心读者的反馈做逐一对比,来检验其真实性;另一方面还要把碎片式记忆中的杂质通过催眠中的一些技术、催眠后谈话技术以及比对所有的客观资料剥离出来,得到相对最客观、真实、有效的内容。

新文化记者姜彦艳


相关:

英商家黑人黄种人布娃娃标价低于白人娃娃引争议英商家黑人黄种人布娃娃标价低于白人娃娃引众怒 黑人黄种人布娃娃标价低于白人娃娃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22日报道,英国著名零售商阿尔戈斯近日陷入种族歧视风,因为在其出售的同款布..

媒体:京津冀治霾将挂钩区域内官员升迁原标题:北京污染源超30%来自周边地区输入 京津冀治霾将挂钩区域内官员升迁 “我们督查发现,华北地区开展督查整改的14个城市70%~80%的环境污染问题都得到了整改,这些城市污染物减排幅度也高于其他没有督查的..

上一篇: 俄罗斯呼吁避免武力解决乌克兰危机
下一篇: 居民院楼顶现猎隼捕杀鸽子:利爪踩脖子撕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