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胖猫事色达 件热度太高:媒体之过抑或是公众之过?


更新日期:2024-05-06 00:30:09来源:网络点击:2006736
□张川 (吉首大学)

连日来,“胖猫”事件在网络上掀起了一波声音各异的讨论和争议。尤其是在该事件占据了近日大部分的新闻份额之后,争论的话题愈见激烈也渐显共性。这其中有两种声音“音量”较大:一种声音认为这类新闻报道不应占用过多公共资源,特别是其衍生出的公众现实行为会导致资源浪费。另一种声音认为该事件是顺应了民意且媒体报道也不是因为舆论的倒逼。先说结论,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一种可以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表达的。而这种现象也几乎不会以某一方的意志为转移。

应明确的是,报道新闻是媒体的基本职能所在,对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也是新闻时效性的要求。而新闻媒体在很大程度上也不会以满足某一方的期望来筛选新闻事件,这个筛选是建立在绝大多数受众的基础之上。用个别自媒体或不良媒体的“失德”行为来让所有新闻媒体挨打也确实有失公允。换言之,尽管新闻媒体不能保证每条新闻都能够被公众所看到,但是绝大部分新闻是会呈现给公众并且反馈社情民意的。

有评论说到公共资源应该多利用在更有价值的方面,比如说被多次提及的梅大高速事件、河南大学礼堂火灾事件等。这种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持此类观点的人们应该是担心网络空间被过多私人化事件占用而影响大家对于社会事件的关注,也或者是对私人事件被传播到公共空间存疑,再或是担心公众生存在“娱乐至死”的空间而落下对家国大事的关注。

但仔细思考之后,这种观点也并不全面。首先,“胖猫”事件不是普通感情问题,也并非是黄色新闻、花边新闻,其事件发生始末是具有代表性、思考性的社会议题。再则,说该事件挤压了其他新闻的报道也不太合乎逻辑。按照这样的说法就总会有新闻被“挤压”,每个新闻的热度都不同,没必要非硬性排个高低。再者说如果公共事件真的被挤压了大家又是从哪里知道的呢?我们要承认,看新闻也是个主观性极强的事,公众想去看什么自己会主动挑选,这份“关注”倒也不用等着媒体去“提醒”。简言之,媒体确有形塑公众新闻偏好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有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极强的效力,受众魔弹论在如今是否完全成立也未尽可知。最后,我们也能够理解另一种想法,这种想法是希望媒体少报道这类新闻多报道公共事件。实际上,就算媒体按照这个观点报道新闻也难逃被攻击的命运。有声音就会说媒体主观性过强,想报道什么就报道什么,或是只报道“大事要事”,对于社会议题视而不见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的生命是短暂的,与其争论哪种新闻应该被大幅报道或者是某新闻该不该被报道,不如趁着该新闻还“活”着多探讨一些实际问题。新闻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不只体现在家国大事、国际实况等宏大议题上,也体现在牵系公众生活、伦理感情等春风化雨的日常上。新闻一定是个努力让所有声音都呈现在公众视野的机制存在,从公众层面来说其意义就是为了让人们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看得见他人也能更好地看见自己。

还应看到,舆论中声音各异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要警惕非理性言论。有一类人就是习惯于站出来反对一切,这种缺乏理性的“批判精神”其本质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抬杠精神”。他们的逻辑就是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他们的言论最对的,别人不理解就是别人的问题。所幸,这只是一小部分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网络空间保持定力、理性、批判是值得肯定的。也只有基于这样的受众素养,新闻才能健康且持续地走下去,而不是成为一个固定的“传话筒”。

一个年轻的生命已然逝去,不论从何角度来说,关注此事的人们也应稍作停歇,思考一下是否真的因为自己的某些行为让本就悲惨的生命处在了另一种“悲惨”中。比如说对于大家提出的浪费食物、给环卫工人添负担行为该停下就停下吧。而对于事件本身来说,其热度是高是低让它回归自然、回归理性最好。不造热度不引战,既是对亡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世事确难分对错,皆因立场不同。但是这个立场如违背公序良俗、过于狭隘那必然招致攻击。此外,不在盛怒之下发表任何言论,争辩时多从对立面角度思考,公共资源最大的浪费是不自知透支舆论的正向价值、引导与卫道而认为在享受理所当然的言论自由。


相关:

李想“打脸”?曾经吐槽的磷酸铁锂,如今用起来真香?前段时间的北京车展,对公社的一位编辑小伙伴来说,属实是有些倒霉的一天。他起床后发现去展馆的路上特别堵,又不想在早高峰挤地铁,就萌生了骑电瓶车去北京车展的想法。从他家到顺义展馆差不多是28公里的距离,平..

特斯拉Model Y可付费解锁提升96km续航 网友吐槽吃相难看快科技5月5日消息,日前,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透露,特斯拉Model Y可付费提升续航能力。马斯克表示,过去几个月生产的续航里程为260英里(约合418公里)的Model Y,实际上具有更大的续航里程。用户..

上一篇: 太阳耀斑提示:未来三天,有可能爆发M级甚至X级以上耀斑
下一篇: 香飘飘讽日:是正义发声还是营销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