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神探夏洛克下载 董宇辉事件结束了,受伤的永远是打工人


更新日期:2023-12-21 22:17:40来源:网络点击:2002689
最近,沸沸扬扬的“东方甄选”直播事件基本落下帷幕。虽然看起来结果光明,原CEO下台,董宇辉也得到了升职加薪。

可这件事仍然堪称近年来的标志性事件,它意味着大家对于“老板、打工人和资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敏感了。许多人认为,这次事件的核心冲突,是劳动者的收入低于了他的劳动剩余价值。

《幸福的拉扎罗》

《幸福的拉扎罗》

仔细梳理下来我们会发现,在直播带货这一形态给公司带来巨大的价值增长时,也同时带来了新的生产所得。人员流动与种种讨价还价,也都是重新分配的过程。

但不管怎样,资本主义有一套合理化自我存在的理论,能够伪造出一种分配和谐的景象。它明明有利于资本家,却能假装对大家都公平。

董宇辉事件结束了,受伤的永远是打工人

讲述|杨照

01.

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来源,

勿低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

马克思一直想对工人读者说,你应该知道你自己值多少钱,你的劳动值多少钱。但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说法,把人都搞糊涂了;而把工人搞糊涂,也是这套资本体系操控你的手段之一。

所以你得冷静下来,把自己的脑袋清空,回到原点上。马克思思考问题,都要从最彻底的原点开始。所以他也教导工人,在理解和评断劳动价值的时候,先从最简单的基本原理开始。

什么是最简单的基本原理呢?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来源。如果没有人劳动,没有人生产,那不管在哪个领域,都不可能产生有价值的成果,这是一个颠簸不破的真相;这个原理对马克思来说,就是一支伴着人在充满鬼魅诱惑的暗夜当中,可以安心行走的火炬,把一切都照亮了。

马克思向工人喊话,用这个简单的原理去衡量价值,依靠它来脱离市场价格以及交换价值所产生的种种混乱,不要再被他人操控。

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来源,这个原理那么简单,简单到近乎天真。马克思不是不知道,这么简单的原理不可能解释一切,但他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在已经形成的复杂的操控逻辑下,让你不要因此严重低估自己劳动力价值。他希望给我们提供一个自我衡量的机会。

马克思告诉工人,如果有人跟你说,你的劳动价值20块钱,千万不要再像以前一样,毫不考虑就听信。尤其不要相信说这就是市场价值,你不要,有别人要,所以只要是市场供给与需求所决定的,你就只能接受。

马克思说,回到原点上,这样理解,先用劳动价值来算算,你的劳动能够创造出多少总值。进入你手上原料的价值,和从你手上出去的成品价值之间的价差,这就是你的劳动价值。

比如,做面包,有面粉、有奶油、有鸡蛋、有糖、有电费,如果这些成本全部加起来50块钱,一天的劳动制成的面包卖了150块钱,两者之间的价差是100块钱,这100块钱就是你的劳动价值。

然后再算算,让劳动者能够活下去,明天还能够完整地回到工作岗位上,又得要花多少钱?把饭钱、房租、衣食住行等全部加起来,平均一天要10块钱,这10块钱叫你的劳动力再生产成本。

《幸福的拉扎罗》

《幸福的拉扎罗》

假设你一天工作10小时,能够产出100块钱的劳动价值,也就意味着,实质上每天你只需要工作一小时,就可以活下去了,就能创造出自己所需要的劳动力再生产成本。那多出来的90块钱,或者说多出来的9小时的劳动力,就是剩余价值。

02.

剩余价值:老板拿钱,就是剥削?

剩余价值的定义,就是你的劳动可以被剥削的价值。

但如果老板说,生产、做生意不需要资金吗?不需要管理吗?不需要行销吗?这些你都没有算进去,只算你自己的劳动力贡献,然后就说我剥削你。

不能说老板讲得完全没道理,但我们可以再回到马克思“天真”的劳动价值说,把刚刚老板考虑的这些通通都加进来,都加到劳动成本里再算一次。你就会发现,把管理、行销等全部都纳入考量,加加减减算出来的剩余劳动价值,跟工人真正领到的薪水都还有一定的落差。

更明确的,是当把所有部分全部分开来计算,你还会发现,劳动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但等到分配时,最终拿走最大一块的,几乎必然是资本和利息。

换句话说,所有的其他因素,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工资是固定的,房租是固定的,其他成本都是固定的。在创造出价值然后分配时,他们都得到固定的比例,只有一样东西是不确定的——老板所拿走剩下来的所有一切。所以就算你创造了越多的利润,工人的工资不会提高,房租不会增加,成本当然也不可能增加。什么东西增加了?资本所得增加了。

《人生切割术》

《人生切割术》

这就证明了,马克思那套“天真”的劳动价值理论,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被推翻。

为什么到了最后分配的时候,一定要把多出来的这一部分分配给资本,而不是平均分配在其他环节中呢?尤其为什么不分配到最根本创造出价值的劳动者身上呢?为什么劳动者会在被剥削的状态下进行劳动?其中一个理由,就源自于劳动市场中的操控(manipulation)。

03.

老板与劳动者的阶级差异,是必然的吗?

沿用马克思对于操控的概念解释,我们可以清楚看出,市场经济学本身就是对于市场的一股强大操控力量。从表面上看,市场经济学解释了市场运作的原则,但市场经济学最明显的作用,是让劳动者接受这种被剥削的生产关系,让他们以为这种状态是有道理的、是应该的。

关于这点,只需要看一件事,每当牵涉到工资计算时,几乎所有的老板都立刻成为市场经济学的信徒,工资是“让市场决定价格”。绝大部分老板不会接受用劳工所创造出来的商品价值来计算工资,让工资可以随着利润而浮动。(他们)往往也不赞成保障最低工资的概念,通常更不会支持政府要提高基本工资的政策。

老板们都相信市场经济学,显然是因为市场经济学最符合他们的生活形态所需,也最能够照顾到他们的团体利益。以马克思经济学作为对照,你就会发现,市场经济学的最大特色,就是假定老板和劳动者之间的阶级差异是不存在的,或者老板和劳动者之间的阶级差异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不需要任何讨论,当然也就不需要调整。

阶级差异不是一个可以改变、应该改变的人为现象——在市场经济学里找出操控者的价值本源之后,马克思点出了操控存在的事实;他更进一步认真讨论,我们应该要如何消除操控。

《人生切割术》

《人生切割术》

马克思提醒我们,操控的原因跟结果一直在交互循环中持续增强,所以产生了如此强大的操控效果。操控制造了阶级差异,一边是操控者,一边是被操控者,这当然存在差异;而且产生的是两种不一样的阶级,资本家阶级是在操控的那一面,劳动者、工人是在被操控的这一面。

可是如果把阶级差异赤裸裸地摆在所有人的眼前,就必然会刺激被操控者醒觉过来,试图要缩短乃至消灭这样的阶级差异。还有借由操控阶级差异所能够得到的利益,不就消失了吗?所以让阶级差异继续存在,并且持续发挥作用的前提就是,尽量不要让大家看得出来阶级差异的存在。

回到原点上来看,什么是阶级?在第一线执行生产的工人之间是水平分工,但他们和以其他方式间接参与生产的人,构成了垂直分工。也依照不同的生产身份形成了不同的阶级。

你介入生产活动的方式决定了你的阶级,而你的阶级回过头来,影响你看待生产活动的角度。不同阶级的人对分工的生产程序,乃至于分工的生产成果的看法,就不可能完全一样。人在生产关系的体系当中,你在什么位置,就会站在这个位置上去思考如何极大化自己和自己所属的这个团体的利益,并且站在这个角度提出对于整套生产关系的主张,这就是阶级所带来的阶级意识。

从阶级跟阶级意识的角度来看,经济生产活动本质上是一个多元利益冲突、主观利益交错的场域。换句话说,不同阶级的人会对于生产活动保持不同的利益主张,两者基本上是不可能跨越彼此的阶级立场,找到一个统一的利益主张或者是运作模式。

在这一点上面,马克思经济学的根本精神又和市场经济学形成了极端的对比。市场经济学把自己建构成为一门科学,是以自然科学做范本,把自然科学用来记录、分析、预测自然现象的方法,套用在了人类行为上,它的内在理论,趋向于尽可能找到最普遍、运用范围最广的法则。经济学家们找到了市场,一个不理会身份、不考虑个人差异的力量,供给需求决定价格的法则。

将因果倒过来看,正因为这些经济学家想找出最普遍的法则,所以偏好将市场中超越任何个人差异的现象加以凸显。但马克思却认为,生产这种经济活动本质上就是社会活动,也就是一种人类关系的行为。

市场经济学是宣称自己摆脱了身份跟个人差异,是一套普遍的经济法则。但马克思不吃这一套,而是执意质问:你是站在谁的立场上提出分析的?只要由这个问题出发,我们看到市场经济学就不再是一套客观、普遍的经济法则,而是一套站在维护资本,扩大资本利益,也就是倾向资本阶级利益的立场,把资产阶级的操控与剥削合理化的理论。

04.

资本主义理论让社会“和谐”

回来看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催生了一种合理化自我存在的理论。这套理论很巧妙,因为它是以解释资本主义的性质、资本主义的机制运作这种形态而存在的。

这产生了一套经济学,假装是对资本主义秩序的一种客观解释。为什么要假装客观?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学和资本主义中的任何角色都没有关系,它看似客观地帮我们分析,资本主义包括了哪些角色,哪些机制,这些机制如何运作。

马克思要我们看清楚,他明白地说,这是骗人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和经济理论,就是资本主义的内在一部分。它用这种方式建立起了资本主义的秩序,而不是资本主义秩序建立和存在之后,才用客观的外在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形成的理论。

这套理论明明内在帮助建立起了资本主义,但却假装自己是客观的理论想法和意识形态,它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发挥了作用?关键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社会和谐的基础。

《人生切割术》

《人生切割术》

马克思对于庸俗经济学有过深刻批判,庸俗经济学就是一种帮资本主义说话的理论。马克思在批判的时候,集中处理所谓的“三位一体”——资本、土地、劳动,这整个资本运作体系分成三种不一样的元素。不同的元素产生了三种不同的收入:资本产生了利息,土地产生了地租,劳动产生了工资。

这套三分法的理论,使得整个生产体系和生产关系看起来很和谐。三部分各自产生而且分配了应得的利润,资本产生了利息,土地产生了地租,劳动就产生了工资。似乎资本、土地、劳动密切合作,之后各自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应得部分,构成了一套和谐的系统。

这是庸俗经济学给人们的建立一种图像,它渐渐演变为一套通行的观念,劳动者当然就拿到工资,土地所有者就应该拿到租金,资本家当然就应该得到资本利得、资本利息。所以这三部分的人可以相安无事,每一个角色都得到自己能够得到的和应该得到的。

05.

这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

可是马克思给我们提了另外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解释和理解。相反,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真正的内在性质,是由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价值。

当我们看待资本主义,看到它用这种方式进行生产以及产生了相应的价值,这不只是价值生产可以解释的,更重要的是,价值到底应该要怎么分配?谁分到多少,用什么方式分,这明明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

所谓资本主义,从马克思的角度来看,是工业化带来了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出现了过去不曾有的新形态的价值增长。以前在那种农业的生产关系底下,地主、农民与工匠,在各自生产的关系里,有相对固定的分配方式。

现在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改变了,同样的一群人,如果原来的生产力是十,现在飞跃变成了五十、五百甚至更多。原来的分配方式不可能继续维持,新增的生产所得必须要重新分配,就产生了新的分配原则。

既然是重新分配,没有现成的规则,必须要讨价还价。

这时候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一定是冲突的,因为你拿得比较多,我拿得就比较少,这才是内在的现实。所以资本主义的刻画一种和谐的图像是为什么?那就指向了取消原来在讨价还价时必然会有的紧张关系。这套生产关系实质上对资本家有利,却把这种模式假装刻画成一种对大家都公平的原则。

当把资本主义还原为一种激烈的讨价还价的过程,就会知道,整个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资本家创造出来的一套对自己最有利的催眠术,告诉大家这就是公平的,来让人接受。

《风柜来的人》

《风柜来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劳动者,你应该在这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中替自己争取得更多。

首先,你必须解除资本家所创造出来的,已经在你脑袋里先入为主的这套意识形态和故事,不要把它当作真理。如果已经被催眠了,作为一个劳动者,你必须去质疑它,必须去挑战它。

第二,你才能够摸索,然后建构起对自己真正有利的、在讨价还价过程中能得到更多利益的意识形态。从而让对劳工有利的这套意识形态被建立起来,甚至能和那套资本主义的庸俗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相抗衡,产生修正,甚至予以推翻。

这就是马克思在思考和设计这套意识形态理论时,特别用心思考的部分。


相关:

还没发布,小米汽车就被泄密了n次出品|三言Pro“小米汽车被泄密,媒体或面临300万罚金”一事已经连续讨论两三天,不少人认为是营销,不过昨天和今天几方当事人都发了声明,披露了泄密细节。营销与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应该正视保密协议,与思考抢..

特朗普遭遇“历史性”裁决,拜登表态

上一篇: 积石山地震,谁来接走寄宿在学校的孩子
下一篇: 日本超人气男团JO1首次登录内地 亚洲巡演正式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