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痛批低级红、高灯笼鬼哪里多 级黑 “浙江宣传”是如何打翻身仗的?


更新日期:2022-09-13 09:48:17来源:网络点击:1925507

9月5日,“浙江宣传”公众号发布题为《“低级红”“高级黑”的六种形式》的文章,不仅很快10万+,而且引发内外舆论普遍关注。该文提到的“低级红”、“高级黑”包括:夸大其词、无脑吹捧的“浮夸风”;用力过猛、任意拔高的“脸谱化”;自我美化、弄巧成拙的“唱高调”;明褒实贬、暗含讥讽的“软刀子”;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的“放冷箭”;上纲上线、小题大做的“扣帽子”。且文中列举的实例,都是过去一段时间引发舆论争议的事件,故此极易引发共鸣。

痛批低级红、高级黑 “浙江宣传”是如何打翻身仗的?

因为此文,很多人开始关注“浙江宣传”。该公众号由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于今年5月30日才启动,并在首篇文章中介绍了为何要办这个公众号、怎么办好以及有怎样的愿景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办这个公众号?基于外部环境之变和自身需求;怎么办好?主动发声、直击热点、解剖难点,在表现形式和风格上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不绕弯子、不卖关子;有怎样的愿景?更深入读懂浙江,带动全省宣传战线识变、应变、求变。

其后,“浙江宣传”确实做到了主动发声、直击热点、不绕弯子、不卖关子,与中共文宣系统以往的做法明显不同,并推出了不少爆款文章,除了前面提到的《“低级红”“高级黑”的六种形式》,还有《别把小事拖大拖炸了》、《孤勇者为什么大小通吃?》、《嘲讽“小镇做题家”是一个危险信号》、《“董宇辉们”走红的背后》、《为什么“别人生病自己吃药”》、《让年轻人爱上主旋律剧》、《致二舅们“平凡的世界”》、《历史不会浓缩于一个晚上》、《变化的时代,宣传如何变?》、《教材问题,还有比问责更重要的》、《脱口秀如何“圈”了年轻派》、《戈尔巴乔夫留下的四点启示》。

在开通账号满百天之际,该公众号总结道,“100天,我们从无到有,发布了209篇文章,生产了204篇原创文章。其中,116篇文章阅读量超过10万+,占全部的55.5%。”并自问自答——在微信公众号浩如烟海、头部平台流量垄断、主流话语难以直抵人心的当下,宣传舆论工作靠什么撕开流量入场的口子、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浙江宣传”并没有什么流量密码。100天来,我们所坚守的无非是“9个字”:说人话、切热点、有态度。

具体来说,说人话,就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讲完即止,不搞长篇大论、不做官样文章、尽量不说“正确的废话”。切热点,就是直面热点、解剖难点,不回避问题、不避重就轻,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中聚拢眼球。有态度,就是立场鲜明、亮出观点,第一时间发出理性声音、产生共情共鸣。该文亦坦言,“只要敢于自我逼迫、自我颠覆、自我重塑,只要坚持说人话、切热点、有态度,我们不仅能在移动传播时代占据‘一席之地’,而且完全可以成为互联网上有能量的舆论引导者。”“话语权不会从天而降,公信力不是与生俱来”,要“打一场互联网时代媒体转型的翻身仗。”

那么问题来了:“浙江宣传”是如何打翻身仗的?以“浙江宣传”自推出以来发布的文章作为例子并进行归纳总结,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其一,敢于直面问题,并进行自我批评。

8月16日,“浙江宣传”在《变化的时代,宣传如何变?》一文中写道,“在众声喧哗的网络空间,不少主流媒体发出的声音,似乎越来越难以直抵人心。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年群体,已发展出一套和自己高度相关的话语体系,主流媒体却缺乏主动认识和积极共情。”“必须看到,原有那种单向灌输与简单阐释的话语表达,网民已经不买账了。网民喜欢直接不绕的表达和有观点有思考的内容。要想构建官方和民间舆论场的良性互动关系,就必须要有‘用户意识’,学会多说人话,说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的话,用让人舒服的方式去对话与沟通。”

9月3日,在《电视频道该“瘦身+转身”了》一文中,“浙江宣传”将矛头对准了日渐躺平的传统媒体。问题包括:频道虽然多,但播出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少“神剧”日间晚间反复播出,扯着嗓子叫卖的电视购物节目、所谓“专家”讲解的养生节目等充斥着黄金时段荧屏,仍守在电视机前的老年群体,成了这些节目仅有的观众。许多频道已经没有市场,但仍舍不得关停并转,渐渐就异化成了为“养活自己”而存在的机构。为什么明明维持艰难,却迟迟不肯关停并转?在“浙江宣传”看来,除了一些客观因素,从主观看主要有两种心态:一方面,一些电视从业者仍沉醉于往日辉煌,幻想着能够继续支撑维持下去,不愿意冲到互联网上搏击,实际上已经“躺平”。另一方面,有一些单位的领导不愿冒风险改革得罪人,于是假装看不见,宁愿拖着,直到把包袱甩给下一任。这两种心态,本质上都属于不担当不作为。

其二,立足浙江,放眼全国乃至世界,并主动“蹭”各种热点,为我所用。

比如在“易烊千玺考编事件”中,当中国新闻社主管的《中国新闻周刊》因“小镇做题家”陷入舆论旋涡之后,“浙江宣传”7月16日发文《嘲讽“小镇做题家”是一个危险信号》,直言“小镇做题家”不应该被嘲讽,且此言论释放出的信号很危险。“这种嘲讽,不是蠢,就是坏”,“真正令人不齿的,反而是那些用一句轻飘飘的‘小镇做题家’,就抹杀别人多年的努力,却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等的精神贵族们。说小了,这就是真正的‘指责型人格’;说大了,很有制造争议话题、搞社会撕裂的嫌疑。”

再如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反对贸然访台之后,“浙江宣传”在内地舆论从群情激奋到失望之际,发文《历史不会浓缩于一个晚上》,既详细介绍了台湾问题的历史经纬,也结合中国在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上的实际成效,以告诉人们如何“风物长宜放眼量”。因为“佩洛西窜访是一颗‘棋子’,中美大国博弈是一盘‘棋局’。中国既不会落入圈套成为棋子,也不会为了一颗棋子掀翻整个棋盘。”“解决台湾问题,从实质上来说,是怎么有利于我们就怎么干,而不是怎么解气就怎么干。我们期待早日统一,期待见证历史,但不是简单期待战争。”

待到前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去世之后,“浙江宣传”也没有缺席,适时推出《戈尔巴乔夫留下的四点启示》,坦言“苏联解体有内外部多重原因,不能全怪戈尔巴乔夫,但作为国家和政党的最高领导人,他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戈尔巴乔夫留下的四点启示包括:否定历史,就没有未来;好的改革应该让群众评判;意识形态阵地绝不能失守;我们要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显然,戈尔巴乔夫只是一个载体,“浙江宣传”的醉翁之意是“蹭”热点来告诉人们,为什么中国要坚定走自己的路。

其三,不摆架子,用平等的姿态,主动与民众互动。

“浙江宣传”所发文章不仅浏览量常有爆款,点赞量、在看量以及留言数量也数量众多。且难能可贵的是,该公众号还不时与读者互动,语言贴地平实,没有官话、套话,确实做到了其开篇所说的“在表现形式和风格上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

比如在9月5日的《“低级红”“高级黑”的六种形式》,截止发稿前,点赞数8,550、在看数4,767,留言点赞最高的一条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宣传部同志应该也下了很大决心吧”,在回应读者留言“浙江宣传,名称有点‘高大上’,贴文却甚‘接地气’”时调侃道,“是不是反差有点萌”,当读者留言“浙江宣传,是我唯一主动关注的官宣号”,该号回复“品味很在线”。这一类的回复,与以往官方文宣系统的官话、套话明显不同。

以上三点,既是“浙江宣传”打翻身仗的关键,也不失为进行相关领域改革的参考。从这个层面来看,“浙江宣传”或许是一个试点,大的变革即将随之铺展开来。


相关:

印度,这个生猛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胡万程独角兽企业,常常被视为“经济活力”的风向标。“成立时间不超过十年,估值大于10亿美元”,这两个条件的背后是稀有的旺盛潜力,没有投资者不喜欢这样的高成长性。而这两年涌现“..

美国存在严重的强迫劳动问题实施灭绝种族、奴隶贸易、强迫劳动等恶行是美国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发迹史上不可否认的人权原罪。从早期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印第安人原住民的屠杀和奴役,到18世纪奴隶贸易盛行下对黑奴的剥削,再到当代美国对外国移民..

上一篇: 脱口秀带火股票?House提醒:投资需谨慎请理智对待
下一篇: “螺蛳粉试辣师”,这个职业有点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