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非亲生爱的网 也能办,亲子鉴定何以成贩婴黑产帮凶?


更新日期:2020-09-12 13:39:29来源:网络点击:1661539

  非亲生也能办,亲子鉴定何以成贩婴黑产帮凶

  ■ 来论

  贩婴从“零售”模式转为“网络预订”……连日来,网络贩婴黑色利益链引人关注。而新京报一篇《买卖婴儿背后亲子鉴定造假调查:无血缘关系鉴定为亲生》,则将其背后的另一个利益链条挖了出来。

  据新京报报道,8月下旬,记者卧底进入网络送养、亲子鉴定等社交群组。有“司法黄牛”与记者搭线后,用虚假材料为记者代办出一份“亲生关系”的司法亲子鉴定报告。据调查,在这类群组中,隐匿着不少类似的“黄牛”,甚至声称其可根据委托人需求,办理全国多地的司法鉴定意见书,通过调换血样,拿到想要的鉴定结果。

  这不免让人骇然。而从调查情况看,该现象并非个案,而是已形成成熟的利益链。对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及时介入调查,其背后到底是哪些环节失守,利益链上又都站着哪些力量,需严肃起底和追究。

  根据“黄牛”说法,他们只是为需要“亲子鉴定”的家庭找寻到一份亲生关系的血样,其他鉴定程序都是照常进行。言下之意,鉴定机构也是处于“被骗”状态。但这些“黄牛”对外又打着“跟鉴定机构有联系”的旗号,能用“假名字、假血样,3天办出真报告”,鉴定机构是否有“内鬼”,很难不让人联想。

  退而言之,即便鉴定机构只是“被骗”,或对“内鬼”防范不力,那“黄牛”拿着与鉴定身份不符的血样轻松通过鉴定,是否也说明鉴定机构在身份核实上存在纰漏?比如,这些造假行为,一般都“无需本人到场”,这就已经违反相关规定,鉴定机构是否尽到了足够的把关责任,不免让人疑问。

  打蛇打七寸。不管是鉴定机构主动“失守”,还是“被骗”,亲子鉴定造假现象的出现,都应让鉴定机构的运行规范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调查中,这些打出“与鉴定机构合作”旗号的“黄牛”,对于合作内幕讳莫如深。而这点显然需要相关鉴定机构给出明确回应,也更需要监管部门去揭开盖子,并举一反三,强化相应的行业监管。无论如何,亲子鉴定,不能沦为徒有形式的“假鉴定”。

  □重舟(媒体人) 【编辑:罗攀】

相关:

为全国大局当开路先锋!八位省级党政一把手表态撰文 | 余晖一些关键部署正在渐次落地。9月10日,“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负责同志专题视频会议”召开。政知君注意到,这场会议,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份的党政一把手悉数出席。高层对江浙沪皖寄予厚望。8月2..

《时代》最新封面,“黑了”……震撼!看到最新一期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时,想必大多数人的感受和小锐一样,除了震撼还是震撼。这张当地时间10日发布(将于9月21日上市)的封面,黑色背景上密密麻麻地连续记录了美国从2月29日到9月8日的每日死亡..

上一篇: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陆续恢复国际(地区)客运航班
下一篇: 外媒:中印联合声明令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