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非亲爱内梨花 生也能办,亲子鉴定何以成贩婴黑产帮凶


更新日期:2020-09-12 02:19:22来源:网络点击:1661406

  非亲生也能办,亲子鉴定何以成贩婴黑产帮凶

  ■ 来论

  贩婴从“零售”模式转为“网络预订”……连日来,网络贩婴黑色利益链引人关注。而新京报一篇《买卖婴儿背后亲子鉴定造假调查:无血缘关系鉴定为亲生》,则将其背后的另一个利益链条挖了出来。

  据新京报报道,8月下旬,记者卧底进入网络送养、亲子鉴定等社交群组。有“司法黄牛”与记者搭线后,用虚假材料为记者代办出一份“亲生关系”的司法亲子鉴定报告。据调查,在这类群组中,隐匿着不少类似的“黄牛”,甚至声称其可根据委托人需求,办理全国多地的司法鉴定意见书,通过调换血样,拿到想要的鉴定结果。

  这不免让人骇然。而从调查情况看,该现象并非个案,而是已形成成熟的利益链。对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及时介入调查,其背后到底是哪些环节失守,利益链上又都站着哪些力量,需严肃起底和追究。

  根据“黄牛”说法,他们只是为需要“亲子鉴定”的家庭找寻到一份亲生关系的血样,其他鉴定程序都是照常进行。言下之意,鉴定机构也是处于“被骗”状态。但这些“黄牛”对外又打着“跟鉴定机构有联系”的旗号,能用“假名字、假血样,3天办出真报告”,鉴定机构是否有“内鬼”,很难不让人联想。

  退而言之,即便鉴定机构只是“被骗”,或对“内鬼”防范不力,那“黄牛”拿着与鉴定身份不符的血样轻松通过鉴定,是否也说明鉴定机构在身份核实上存在纰漏?比如,这些造假行为,一般都“无需本人到场”,这就已经违反相关规定,鉴定机构是否尽到了足够的把关责任,不免让人疑问。

  打蛇打七寸。不管是鉴定机构主动“失守”,还是“被骗”,亲子鉴定造假现象的出现,都应让鉴定机构的运行规范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调查中,这些打出“与鉴定机构合作”旗号的“黄牛”,对于合作内幕讳莫如深。而这点显然需要相关鉴定机构给出明确回应,也更需要监管部门去揭开盖子,并举一反三,强化相应的行业监管。无论如何,亲子鉴定,不能沦为徒有形式的“假鉴定”。

  □重舟(媒体人) 【编辑:王禹】

相关:

燕宝基金会十年为22万余名学子捐赠22.83亿元奖学金  中新网银川9月11日电 (李佩珊)记者9月11日在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2020年奖学金发放仪式上获悉,该基金会自2011年成立以来,已累计捐资22.83亿元(人民币,下同),资助了22.29万名学生,每年新增捐资约3亿元,全..

从小背的古诗词就能记住一半了?这篇推送让你全忘光……各位看官,话说上一期漫画推送之后,有网友表示“意犹未尽”,说从小背的古诗词还有一半没忘掉,让我们“送佛送到西”,再来一期让他们彻底忘掉所有古诗词。 好吧!网友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和方向,再来十句..

上一篇: 河南“错换人生28年”案开庭 原告索赔273万元
下一篇: 司法亲子鉴定造假调查:无血缘关系变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