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户籍制度改革:投资一亿人悼怎么读 的繁荣


更新日期:2014-08-02 04:08:11来源:网络点击:108086

  户籍制度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制度周期启动的关键性环节,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从本次户籍制度改革的五大总则,十六大细则出发,我们梳理了以下受益的方向:

  户籍制度变迁引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化过程中的公共服务要素均等化,必然使得包括城市燃气、水管、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应提高,以实现1亿人的先安居,后乐业。

  户籍制度改革催生职业教育大蛋糕。户籍制度改革要求推进建立居住证制度,强调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权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1亿人的教育刚性需求,必然催生巨大的职业教育市场。

  绿色城镇化才是出路。我们看好节能环保细分领域中的城市绿化生态修复、水务、脱硝和建筑节能等。

  城镇化从粗放走向智慧。我们认为,城镇化加速必然带动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加速,高效率低能耗是大势所趋,智慧城镇化一定会取代过去粗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因此智能交通、节能建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医疗信息化、以及安防等都将获得快速发展。

  本次户籍制度改革除了推动农民市民化这一重要改革外,最重要的莫过于明确了土地改革的重大原则——完善农村产权制度。

  从短期来看,如果土改制度出现突破,拥有土地资源的企业将迎来新一轮资产重估。我们建议从以下3条主线来挖掘投资标的:一是受益集体用地流转放宽,拥有农地、林地储备的企业,主要包括亚盛集团罗牛山海南橡胶、北大荒、永安林业福建金森等。二是拥有大量城镇土地储备,未来土地可能转为商用的企业,如罗顿发展中国武夷等。三是受益存量城市建设用地优化,自有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的工业企业,如凤竹纺织新野纺织华天科技爱仕达等。

  从中期看,主要可以关注以下两方面:一是随着农地流转规模扩大,农业集约化和现代化程度有望提高,农业服务流通企业、农业机械产业链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企业有望受益。另一方面,随着土地改革的持续推进,农民转变为市民,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利开展,消费品、天然气、环保、电子信息等行业也将明显受益。

(责任编辑:DF143)


相关:

宝钢来了“空降兵”  宝钢集团总经理一职多年来由“内部提拔”的传统被改写了。  7月30日下午,中央组织部干部五局和国务院国资委企干一局受中央组织部委托,宣布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调整,陈德荣同志任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式申遗”背后  等待近十年之后,大运河终于得到了认可: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进入世界遗产的序列。  事实上,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大运河早已与“申遗”两个字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从二十多年前第一次有人提..

上一篇: 当热钱涌入香港市场
下一篇: 资本运作与大宗交易相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