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视 > 正文

疯了!荷兰弟拍完这部西数黑盘 就息影?


更新日期:2023-07-08 00:21:20来源:网络点击:1984718
有这样一个故事。

詹姆斯•卡梅隆主动改编原著欲执导不被允许,小李子熬成老李子也没能演到主角。

如今又添新梗——荷兰弟拍完电视剧版说要息影一年

它就是丹尼尔·凯斯的传记小说《24个比利》。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主人公威廉·斯坦利·米利根(又称:比利)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但因罹患多重人格分裂症而被判无罪的嫌疑犯。

改编比利这种要素齐全且线索复杂的故事是狠活。

编剧也确实够狠 ,引用豆友的评价“大锅炖屎” ,俗是俗了点,但前五集就这观感。

排场摆挺大,内容却平平无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剧情先走一波。

开篇,丹尼(汤姆·赫兰德 饰)坐在地铁上,抖动的镜头暗示他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接着车窗玻璃上出现一个女人的身影,明显的镜像——外化人物心理的常见技法。

接着女人来到丹尼身边,两人走出地铁后,很快在一所大楼前发现了目标。

他们跟踪目标来到广场。

可当他喊住目标举枪射击时,对方的样貌让丹尼愣在了原地。

这时候,女人夺过丹尼手里的枪,恶狠狠冲了上去。

在打中目标肩膀后,弃枪逃跑。

丹尼急忙捡回自己的手枪,飞奔逃回,一个光头给了他护照让他去找父亲。

镜头一转,房子被警察包围,丹尼被捕了。

接着由阿曼达·塞弗里德饰演的警官登场, 在她的询问下,丹尼开始了回忆。

高三时,丹尼和继父、母亲生活在一起。

继父在家里有绝对统治权 ,看得出来丹尼很害怕继父,而母亲对丹尼的保护十分有限。

在学校,他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常被人骂怪胎。

好在他还有两个好基友——社牛和混混。

这天在社牛的鼓励下,腼腆的他和校花说上了话。

为了更进一步,混混提出搞点叶子请校花一起嗨。

晚上,丹尼蹑手蹑脚走进卧室偷了继父的钱包,并从药头那里拿到了货。

虽然心惊胆战,可校花答应丹尼邀约的那一刻简直爽翻了。

不料这件事被校花的男朋友知道了,他举报丹尼藏叶子,教导主任给丹尼来了个突击检查。

丹尼吓懵了,颤颤巍巍打开柜子。

居然啥也没搜到?

原来混混提前转移了叶子,而且他还卖了一部分叶子回本。

就说这哥们给力!

然而很快丹尼就被校花男朋友报复了。

快被打死的时候,光头出现了。

一身腱子肉,哐哐几拳把一群人干翻。

丹尼得救了,还被允许住在光头的房子里。

其实这地方离丹尼家没几步路,之前是个荒废的“鬼屋”。

除了光头,这里还住着安娜。

对,就是开枪的那个女人。

她在某种程度上是丹尼的完美朋友,神交那一类的。

不过,她也有自己的黑暗面,情绪不稳定,常常痛哭。

晚上出去鬼混,性生活是男女通吃。

说起来,丹尼和校花的第一次还是安娜“代劳”的。

炸裂!

隔天一早校花表示很满意。

丹尼啥也没说,但心里快嫉妒疯了。

可他又不想责怪安娜,因为他们有一样的伤痛。

安娜被他父亲的朋友性侵过,而丹尼的双胞胎弟弟也被性侵过。

丹尼决定弄一把枪给安娜防身,可卖家除了要钱还要丹尼跪舔。

屈辱时刻,混混出来一棒球棍打断了卖家的鼻子。

晚上,卖家摸到丹尼的住处报仇,丹尼吓疯了,危机时刻,光头出手了。

接着就是枪击事件,丹尼说他们当时只想吓吓那个侵犯安娜的人。

可当他看清目标的脸时,他吓到了。

那个人是他的继父。

性侵弟弟的人也是继父。

到这儿,估计大家都看出来故事讲啥了。

除了男主爹妈和校花是真实人物,其他工具属性明显的人都是男主的人格。

弟弟是替男主承受继父的侵犯、混混贩毒给男主搞钱、社牛帮男主交际泡妞、安娜负责消化男主内心的创伤、光头则是提供保护。

他们干的事其实都是主角一个人干的。

怪不得网友评这剧无聊。

以主角视角讲述显然是想给观众那种“沉浸式发现”的快感。

矛盾的是,这剧又以“《24个比利》改编”为噱头。

于是所谓的“沉浸式发现”一开始就是个伪命题了。

大家都知道主角是人格分裂患者了,剧作就应该少卖关子。

然而剧情过半,主角还没意识到自己有问题,进度几乎没有推进。

唯一的观影乐趣就是挑bug。

既然主角是精神病,他讲的故事肯定有很多逻辑漏洞。

既然主角人格分裂,哪些人是真实存在哪些人是人格呢?

如果这些悬疑点设置的好,还是好看的。

可惜这部剧里的角色一出场基本就能猜出他是真是假。

悬疑没有了,剧情又平平无奇。

主角平铺直述的人生经历和小学生流水账日记差不多。

本来还担心《拥挤的房间》会把编剧脑子挤坏,结果好家伙!编剧是根本就没动脑子啊!

而且他不动脑子,也不劳烦观众动脑子。

人还怪好的嘞~

那如果有些观众压根就不知道《24个比利》,观感会不会好些呢?

派爷仔细盘了一遍逻辑,他们大概会沉浸式懵逼或直接睡着。

懵逼的人在想不是调查杀人案吗?怎么扯到了童年?

睡着的人估计会和周公说,角色多晃眼,节奏慢催眠。

在get到人格分裂设定后,他们大概会惊觉——这不是青春疼痛文学吗?又名《我和我的禽兽继父》。

然后啐一句:无聊!

涉及多重人格的电影很多,《搏击俱乐部》、《致命ID》、《分裂》、《禁闭岛》都很经典。

一个已经被反复榨干的题材,搬上荧屏必须有创新。

《分裂》走的是演技派路线, 詹一美饰演所有人格,主线是绑架案,兼具悬疑和惊悚。

本片显然和《搏击俱乐部》、《致命ID》、《禁闭岛》更接近,其分裂出来的人格分别由不同的演员饰演 。

看点自然也从演技转移到叙事。

以上三部烧脑电影都很牛逼!在叙事上也有很多共同点。

首先,它们都是绝对不能剧透的电影。

第一遍看过之后是似懂非懂,之后每看一遍都有新发现。

原因是编剧构造悬疑的技法足够顶级。

除了耍花招蒙蔽观众的视听,最重要的是这些电影都有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表层故事。

比如《致命ID》是10人被困在汽车旅馆里,并一个接一个地死去。

《禁闭岛》是两位警察乘船来到禁闭岛精神病犯监狱调查一桩离奇的女犯失踪案。

《搏击俱乐部》没那么惊悚,主要讲了患有失眠症的社畜在叛逆朋友的启发下创立了“搏击俱乐部”,并吸引了大量信徒。

这些电影在形式上,包揽犯罪片、侦探片、悬疑片的类型元素。

烧脑悬疑、引人入胜,讲述超现实的臆想故事。

最牛逼的是,这还只是外壳,揭开面纱后——

《致命ID》其实是医生帮人格分裂患者治疗,让不同人格互相残杀以产生幸存者。

《禁闭岛》则是全员角色扮演,帮助患者打破幻想回到现实,同时还揭露了美国政府利用精神病犯人进行人体科学实验的罪行。

《搏击俱乐部》是社畜精神分裂,成为了拳击手,痛击自己,碰瓷老板,宣泄着现代人精神上的苦闷。

可见“人格分裂”的题材,讲述的角度很多,故事指向的主题也很多。

如此一对比,就知道《拥挤的房间》问题出在哪里。

明明从很多角度出发都会很精彩,可偏偏编剧选了一个最平淡最无趣的叙事角度。

开篇是毫无抓点的追逐战,之后被抓后进入回忆叙事。

如果要搞悬疑,那整整5集抛出的问题只有安娜和光头下落不明是不是太单薄了。

如果是交代主角成长经历,那真太早了。

离题万里的叙事方式既让人困惑又让人不解。

说实话,改编版连《24个比利》原著都比不上。

原著中开篇讲的是三起“强奸案”,每位受害人的指认过程,警方调查的一破三折都非常有看点。

反观本剧开头居然是发生在大庭广众下的枪击案,是一点神秘都不想装啊!

又不是《越狱》男主冲着坐牢去的,这么急着进去干嘛?

难道把人放监狱审问的戏会比四处追捕的戏更精彩?

关键是,审问过程也比不上《沉默的羔羊》啊?

既没看见警方的犀利,也没看见嫌疑人的狡猾。

再看本片中主角的那些人格,塑造的极其扁平化。

比如光头肌肉大块他就是帮主角打架的,社牛会社交就是鼓励主角和女孩搭讪的......

荷兰弟的表演也只让我看到了主人格的懦弱,毫无其他魅力。

实在想象不到后期他一人分饰多角的演技奇观。

话说回来,此类人格分裂的作品一旦在叙事上坍塌,演技什么的也不值得深究了。

类型上打着“悬疑”“惊悚”“犯罪”诸多标签,剧情却走的无比坦诚。

那么请制片人兼主演的荷兰弟坦诚地告诉大家——

息影一年是因为新片烂、压力大吗?


相关:

马斯克给扎克伯格发“律师函”指责Meta窃取推特商业机密财联社7月7日讯(编辑 夏军雄)综合媒体消息,埃隆·马斯克的律师Alex Spiro周三致信Meta,指责Meta“非法盗用”推特的商业机密,以开发Threads。Threads是Meta基于Instagram推出一款与推特竞争的独立应用,该应..

Threads用户轻松突破3000万 但基础功能亟待完善财联社7月7日讯(编辑 夏军雄)仅用了不到一天时间,Meta对标推特的应用Threads就突破了3000万注册用户。然而,一些用户在体验Threads后,发现该应用仍有一些明显的不完善之处。当地时间周四(7月6日)早些时候,..

上一篇: 中新文娱评《八角笼中》:我们为什么希望王宝强赢一次
下一篇: 《半熟男女》官宣全阵容 田曦薇辛云来领衔主演